
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出生在新加坡甘邦爪哇路92號的一座2層高的別墅內,是家中長子。這是一個第三代中國移民的家庭,曾祖父李沐文於1862年從廣東梅州移居到海峽殖民地新加坡,祖父李雲龍是當時新加坡知名商人,經營船務公司還進行樹膠貿易。1920年代末期,由於遭到經濟危機的打擊,李家開始家道中落。

李光耀童年照
1935年,12歲的李光耀考入新加坡著名英校萊佛士書院。過了兩年,1937年,萊佛士書院迎來了這所傳統男校唯一的女學生——柯玉芝。柯玉芝生於1920年12月,祖籍福建省同安縣,出身富貴,父親柯守智曾是華僑銀行總經理,兄弟姐妹共八人,家教甚嚴。1939年,在第一學期期末的數學考試中,李光耀考了90多分,成績高居榜首,但英文和經濟科成績只排第二,第一名被這所學校唯一的女生柯玉芝獲得,所以校長讓柯玉芝頒獎給數學第一的李光耀。雖然是同校,但這算是李光耀和柯玉芝第一次正式見面,沒有一見鍾情,兩個學霸心裡都想著超過對方。

萊佛士書院舊照
1942年2月15日,日軍占領了新加坡。從那天起,這個小島經歷了日軍三年半的殘暴統治。在日治時期,李光耀學業中斷,空閒得很,便開始追求柯玉潔,後來李光耀回憶說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但是沒有固定的工作或專長,柯家並不認可他是最佳女婿人選。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李光耀決定遠赴英國修讀法律。9月16日,在李光耀23歲生日當天,他登上大不列顛號客輪。在分別的碼頭,他問柯玉芝願不願意等三年,已經26歲的柯玉芝反問他:「你知道我比你大嗎?」李光耀回答說:「我少年老成,朋友大多比我大,我要的是跟我同樣成熟的伴侶,而我能再找到和我同樣成熟,興趣也相同的女子,可能性很小」。在風雨飄搖的年代,這番話雖不甜蜜,卻是一份相當有重量的承諾,那一刻,兩個年輕人都認定了對方就是此生唯一。

李光耀去英國前一天的家庭合照
1947年6月,柯玉芝獲得了每年只頒發兩份的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與李光耀相聚於劍橋法學院。同年12月,兩人在沒有通知雙方家長的情況下,於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秘密註冊結婚了。李光耀送給柯玉芝一枚白金戒指,作為守護她一生的承諾。因為是隱婚,柯玉芝沒有將戒指戴在無名指上,而是用項鍊將戒指穿起來掛在脖子上。

1950年9月30日,雙雙拿到劍橋法科雙重第一榮譽學位的李光耀和柯玉芝回到新加坡,終於正式擺酒宴客,而大婚舉辦的地點正是新加坡著名的萊佛士酒店(Raffles Singapore)。

李光耀夫婦共育有三個子女:長子李顯龍,次子李顯揚,女兒李瑋玲。在柯玉芝的教導下,他們行為端正、有禮和能夠體諒他人,從不因為父親是總理而仗勢欺人。

他們從不因為孩子的養育或錢財上的問題爭吵,柯玉芝身為律師,自己也有豐厚的收入,兩人的資產都是平均擁有的。他們不僅經濟相互獨立,也是彼此的精神知己。

柯玉芝憑著自己的法學素養與對丈夫的了解,成了李光耀的最佳秘書。李光耀的演講草稿及其在國會和訪問中的講話文稿,幾乎都是妻子幫忙修改的。

柯玉芝是一個相當有生活情趣的人,她對周遭環境都很感興趣,知道花園裡每一種花的一般名稱和學名。有了孫子孫女後,她會帶他們到總統府內的池塘喂魚和天鵝。她發現花園的管理員清除雜草,也噴灑殺蟲劑控制蚊子,因此消滅了鳥兒進食的昆蟲。她阻止管理員這麼做後,那些鳥兒便飛回來了。她把綻放香味的花朵放在游泳池四周,在花香中游泳讓她開心不已。

2003年9月16日,李光耀在自己80歲生日會上,與相攜56年的妻子柯玉芝共同吹滅了生日蠟燭。

然後僅僅一個月後,柯玉芝在陪同李光耀訪問英國時突然在倫敦四季酒店中風。經過急救,柯玉芝暫時脫離生命危險。

可是,2008年5月12日,柯玉芝遭受了第二次中風,這一次對她的健康影響更大。然後即使在最虛弱的時候,她心裡還是記掛著丈夫,在醫院裡收到一些桃子後,她吩咐女傭帶一個回家讓丈夫在午餐時吃。2008年6月24日,柯玉芝的右腦再次出血。藥物和手術已經沒有多大的作用,只能儘量讓她感到舒適。10天後,李光耀把妻子帶回家精心照顧。妻子左邊的視線看不到東西,他便在她用餐時坐在她左邊,提醒她吃盤子左邊的食物,並撿起妻子左手掉在桌上的任何食物。

當時醫生斷言柯玉芝只能支撐幾個星期。可是在李光耀的悉心呵護下,她又頑強地堅持了兩年,直到2010年10月2日逝世。

在葬禮上,李光耀把手指放在自己唇上,再輕撫愛妻的臉,獻上最後一吻。在悼詞中,他說:「對我們在一起的63年,我有珍貴的回憶。沒有她,我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李光耀生前無數次強調他是個無神論者。妻子去世時,他曾很直白地說:「我多麼希望能和夫人在另一個世界重新團聚,但是我不信會有這樣的事。」李光耀生前的遺願是兩人合葬,正如柯玉芝生前的最後遺願一樣。

李光耀經歷了宏偉的一生,帶領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躋身第一世界強國之列,一路創下無數奇蹟,而見證他盛大婚禮的萊佛士酒店,作為全國歷史最悠久的傳奇酒店,同樣是新加坡最引以為傲的地標之一。

傳承132年的優雅
如果說有一家酒店能代表一個國家,那麼今年已經132歲的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絕對能擔當如此美譽。

萊佛士酒店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新加坡殖民地歷史的一個縮影,也是全世界僅存的幾家成立於19世紀但仍在營業的奢華酒店之一。

1887年12月1日,第一家萊佛士酒店在新加坡開張,是由當時的酒店業巨子亞美尼亞裔薩奇斯四兄弟(Sarkies Brothers)所創立,以最初前來開拓新加坡殖民地的英國爵士——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而命名。

最開始,這裡只有從舊別墅整修而成的10間客房,經過幾年的擴建,才逐漸有了如今模樣的雛形。

在漫長的歷史中,萊佛士酒店曾幾次易主,1929年經濟危機時還申請了破產,二戰快結束時曾被改造當作集中營使用。1987年,新加坡政府宣布100歲的萊佛士酒店為國家級古蹟。

不管外頭世界如何變化,萊佛士酒店依然是當初的潔白身姿,被綠意盎然的熱帶花園所圍繞,散發著南洋典型的慵懶度假氣息,以及濃濃懷舊氛圍的殖民地風情,踏進酒店就仿佛一腳踏進了另一個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