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執政黨永不敗選的奧秘

2020年06月29日   •   6498次閱讀

2020新加坡大選即將打響,這註定是「改朝換代」的一年,也是新加坡格局悄然劇變的一年。

在過去10年中,有兩次意義深遠、精彩絕倫的大選,讓人們對於今年的大選空前期待。

2011年和2015年大選雖然都由人民行動黨取得勝利,但是過程和意義卻截然不同,那兩次大選都發生了什麼值得一探的故事?

人民行動黨一直立於不敗之地的勝選奧秘又是什麼?

以史為鏡,今天就將其全部揭開!

01. 2011年大選:「政治分水嶺」

2011年5月7日,新加坡獨立以來最激烈的一次議會大選落幕。

從未中斷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繼續「完勝」——贏得了全部87個議席中的81個。然而,贏得6席對於反對黨來說也堪稱一場大勝。

這一年,人民行動黨獲得60.14%的得票率,為歷史最低,2006年這一數字是67%。反對黨破天荒地贏得6個國會議席,其中還包括一個集選區——「集選區」制度被普遍認為意在有效遏制反對黨冒頭。

大選之後,人民行動黨表現出前所未有的低姿態。總理李顯龍表示,大選結果說明「許多民眾希望政府改變執政風格和方式,希望看到國會有更多反對派的聲音以監督人民行動黨政府」。

81∶6,遠不足以說明這次選舉的激烈。反對黨所獲得的6席,代表著近40%的選民的支持票。這意味著,僅僅是因為新加坡的選舉制度,才阻止了反對黨獲得更多的議席。

新加坡選舉制度中,執政黨可以通過劃分、合併選區,分散反對黨優勢票源,從而保證執政黨在絕大多數選區獲得多數。這就是反對黨所獲選票與議席相差懸殊的原因所在。

這是一次讓人民行動黨有點喘不過氣來的戰鬥。在最緊張的選區,人民行動黨只贏了反對黨142票。而在選舉前普遍認為反對黨將會獲勝的阿裕尼選區,李光耀直言不諱告誡:阿裕尼選區的人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有5年的時間反思自己的決定。

他說「如果選擇了反對黨,就不要指責執政黨在推出社區更新計劃時優先考慮「我們自己的選區」。執政黨沒能拿下阿裕尼,60%的總得票率更是創了歷次選舉的新低。

2010年到2011年,註定會在新加坡政治進程中留下印跡。

新氣象肇始於2010年3月,新加坡國會通過法律,廢止對網際網路的政治審查,允許政黨和參選人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政治宣傳。雖然這條法令2006年以後就形同虛設,但真正被廢除還是令新加坡政治面貌一新。

政治辯論的氣氛空前濃郁,執政黨的每一個微小失誤都被放大,以至於2011年3月,總理李顯龍第一次在電視採訪中公開說出了「Sorry」。在1990年代,這幾乎是不可想像的。那個時代,總理府的第一反應常常是把「誹謗」這個帽子戴到記者和反對派頭上,把他們送上法庭。

2011年的大選是屬於年輕人的。在總數230萬的選民中,有60萬21至34歲的年輕人第一次擁有選舉權。他們恰恰是最活躍的網民,根據watchfacebook.com的統計,這個僅有470萬人口的城市國家有著240萬的Facebook用戶。

為了吸引年輕族群選票,人民行動黨特別推出了年僅27歲的女性候選人陳佩玲。陳佩玲大學畢業後就職於著名的會計公司安永。嫁給李顯龍私人秘書後,進入人民行動黨青年組,開始在政治上平步青雲。

但這個長相甜美的傳統精英除了高喊「團結」、「穩定」、「發展」等人民行動黨已經呼喊了幾十年的口號外,毫無具體的政策主張。她那個自己工資明顯支付不起的名牌手袋,更刺激了新加坡當下最敏感的社會神經。

反對黨與陳佩玲正面對抗的同樣是一位小姑娘,24歲的電信公司職員佘雪玲。短短几周,她就成為新加坡最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她的Facebook粉絲人數甚至超越了李光耀。官方的《海峽時報》也不得不表示:「佘雪玲獲得了搖滾明星般的待遇」。

無論是24歲的電信公司職員還是27歲的會計師,大家在投票時或許都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否勝任。但選民的選擇說明了社會情緒的變化。

李光耀和人民行動黨的治國理念一直是精英政治,他曾說:新加坡國家太小了,我們的人才太少,負擔不起把有限的人力資源用在兩個不同的政黨上。人民行動黨總是隨時準備著把各行各業的精英吸收入黨。

這導致反對黨始終難成氣候。每一次選舉,反對黨甚至很難推出一個如執政黨一般擁有金光閃閃的履歷和學歷的候選人。而在儒家文化濃郁的新加坡,獲得過國家獎學金,在海外名校留學等經歷簡直就是「有能力」的代名詞。

但這一局面在此次選舉中也被打破。這個城市國家的精英不再緊密團結在李光耀父子為核心的人民行動黨周圍。

工人黨此次推出的候選人之一陳碩茂的履歷幾乎可以讓所有的人民行動黨候選人汗顏:1979年的新加坡高中畢業考試第一名,曾經參軍服役,哈佛的本科,牛津的碩士,史丹福的博士。

他的職業生涯也令人矚目,不僅是美國著名律師事務所達維在北京的首席代表,而且曾經負責中國工商銀行、中石化的海外上市法律諮詢,還參與過中海油併購優尼科,中投公司海外投資等全世界金融界都為之震撼的大項目。

陳碩茂在對媒體解釋自己的參選動機時表示:「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這段路程還沒有走完。行百里者半九十,最難的應該是後面這一段,所以我覺得非常重要。我們要能夠朝這樣的目標挺進,就是建設第一世界國會的方向努力」,「我們需要進行下一段建設,讓我們的民主機制可以運作,讓我們真正走入第一世界」。

執政黨會改變嗎?

工人黨議員劉程強是另一位反對黨中的政治明星,在2006年大選中,他是僅有的兩名通過直選成為議員的反對黨候選人之一。而這次大選,因為有陳碩茂等其他新成員的加盟,他選擇了放棄自己深耕多年的單選區,在最有「新國特色」的集選區與人民行動黨對決。

集選區,是1988年由執政黨修改選舉法之後創立的獨特選舉制度。每個集選區有4-6個議席。每個參選政黨提出相應人數的候選人,選民只能在黨派之間選擇。在以往,反對黨從未在任何一個集選區獲得過勝利。

而這一次,劉程強和陳碩茂,以及主席林瑞蓮領銜的工人黨終於在阿裕尼集選區掀翻了外交部長楊榮文領銜的執政黨團隊。

而國家團結黨在另一集選區馬林百列靠著佘雪玲的超高人氣,將前總理吳作棟領銜的執政黨團隊的得票率打至56%,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讓吳作棟連連自嘲「表現不佳」。

吳作棟表示:「新加坡的政治地貌已經變了,我們能感到這股潮流,人民希望在議會裡聽到不同的聲音,這股潮流非常強大」。

人民行動黨執政早期執行的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經濟和社會政策——普遍義務教育、全民醫保、國營企業、公共住房等等,GDP的60%曾來自國營企業。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統治精英們越來越遠離普通人的生活,1990年代,新加坡開始比照跨國企業高管的薪酬制定高級公務員工資標準。

短短几年時間,新加坡的高級公務員們的收入就躍居全世界公務員之首。僅有400萬人口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工資高達205萬美元,是美國總統工資的5倍。而各個部長的平均工資也高達126萬美元。

在全民都在享受經濟增長的好處時,這種極端差距尚能被忍受。但隨著經濟增長的福利越來越被精英階層壟斷,新加坡民眾對這一懸殊越來越難以忍受。2010年,新加坡GDP增長14.9%,但普通民眾的工資收入僅增長3.4%。

儘管如此,執政黨依然在堅持他們推出的最激進最開放的經濟政策。甚至放言要在2030年大量放開移民以對抗人口老齡化,壓低日益飛漲的人力成本。這當然對GDP增長有好處,但這種政策當然不會受到選民的歡迎。普通大眾們並不是企業主或者金融家,他們更擔心的是自己的工作、福利被移民搶走,而不是GDP。

在選舉之後,李顯龍開始主動承認錯誤,他向媒體表示「本次選舉標誌著我們國家政治版圖的明顯改變,我們必須適應」,「許多民眾希望政府改變執政風格和方式,希望看到國會有更多反對派的聲音以監督人民行動黨政府」,「人民行動黨會從這次選舉中吸取教訓,改正錯誤」。

與兒子的謙卑姿態相比,李光耀就顯得更自信和強硬。他不斷重複著對選擇了反對黨的選區的告誡。這種近乎威脅的表態絕非說說而已。在歷史上,人民行動黨就曾多次推遲給反對黨選區的老舊政府公屋安裝電梯等公共改造項目,以讓那些選擇了反對黨的選區居民進行「反思」。

而在選後,李光耀更是公開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已經忘記了我們當年經歷的苦難,但是我和那些50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新加坡不是一個自動導航的飛機,當風雨來襲時,你們難道不希望有一名經驗豐富的駕駛員?」

人民行動黨的黨徽是圓圈中的一道閃電,表示「民族團結之下的閃電行動」。因此也被不滿他們的政治反對者們嘲諷地稱為「閃電黨」。在過去的40年中,他們確實體現出了閃電一般的執行效率。

這個僅有400萬人口的國家曾經的訴求非常簡單,社會關係也不複雜,爭議和討論看起來毫無必要,一個高效率的執政黨就能滿足人民的需求。

但在選舉之後,人們開始思考一貫以團結和效率為先導的人民行動黨,還能在未來自我革新,滿足一個社會思想日益多元化的社會的需求嗎?

02. 2015大選:一場始料未及的大勝

四年之後,2015年「911」大選來臨。

9月12日凌晨,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投票和統計,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穩紮穩打地贏得了2015大選。面對69.86%的高得票率,2011年選舉的不祥之兆,和「後李光耀時代」的忐忑不安,似乎都已煙消雲散。

2015年對於人民行動黨的確很不尋常,李光耀離世帶來「終極權威」缺位、反對黨首次在所有選區對抗執政黨。同時,建國後出生的選民達到歷史新高,54%,他們被認為是反對黨的有力票倉。媒體早早就將這次大選冠之以「最激烈」、「最具不確定性」的名號,反對黨的政治大戲看起來呼之欲出了。

所以,人民行動黨對這場大勝可以說也是始料未及。

新加坡人的「備胎」心理

面對此次選舉,不論媒體如何誇張渲染,其實執政黨、反對黨、選民都心知肚明,短期內反對黨絕無反客為主的可能性。

新加坡近年選舉出現一個怪現象。反對黨大選前組織的集會往往吸引很多人參加,熱鬧非凡,行動黨則冷冷清清。但到了投票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將選票投給行動黨。這背後隱藏著新加坡人的一個微妙心理:行動黨是「正室」,反對黨是「備胎」。雖然期盼有新鮮血液出現,但這樣的期待更多是想敦促「正室」做出改變。

不僅選民如此,各黨派也瞭然於心。選前宣言中,當人民行動黨豪氣萬丈地喊出「你我同心,為國為民」時。實力最強勁的工人黨也只是不咸不淡地提一句「一個平衡的國會至關重要」,新加坡民主黨則遮遮掩掩地要求「基本人權受到尊重」。其他反對黨更是以喚起民間不滿、給出過於美好的政策等虛弱的口號試圖打動人心。格局大小,高下立判。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