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宅市場第一季的表現受到農曆新年假期和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價格漲幅有所收窄。整體價格在第一季環比上升1.4%,是自2021年第三季以來最小的季度漲幅。

分析師認為,接下來會有更多新私宅項目開盤,整體私宅價格料會穩健上升。(檔案照片)
分析師認為,接下來會有更多新私宅項目推出,整體私宅價格料會穩健上升。
市區重建局在星期五(4月26日)公布的完整房地產數據顯示,第一季的私宅價格漲幅收窄至1.4%,低於前一季的2.8%漲幅。
非有地私宅價格上漲1%,低於前一季的2.3%。
若按地區來看,價格漲幅最大的是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私宅,環比上升3.4%,略低於前一季的3.9%漲幅。
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的私宅價格止跌回升,在第一季上升0.3%。這類私宅的價格在前一季下滑0.8%。
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私宅的價格漲幅為0.2%,明顯低於前一季的4.5%。

私宅供應充足,發展商在第一季推出1304個新私宅單位,高於前一季的1060個單位。
在交易量方面,發展商第一季售出了1164個新私宅單位,環比增加6.6%。
博納產業總裁伊斯邁(Ismail Gafoor)說,第一季是房地產淡季,加上農曆新年假期,交易量較為淡靜,以及市場從去年底開始出現謹慎情緒,導致第一季的價格漲幅比去年第四季有所收窄。
大亨房地產網站(MOGUL.sg)首席研究師麥俊榮指出,高檔轉售私宅需求強勁推動整體高檔私宅價格上漲。
雖然去年4月針對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條例收緊,但仍有不少外國買家對新加坡的優質住宅感興趣。在第一季售出的高檔私宅當中,21.9%的單位由外國買家購得。
他預測,高檔私宅今年的表現會超越中檔和大眾化私宅市場。
有地私宅價格漲勢放緩,漲幅從去年第四季的4.6%,收窄至第一季的2.6%。
私宅租金連續第二季下滑
整體私宅租金則是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跌幅為1.9%。非有地私宅和有地私宅的租金分別下滑1.6%和4.2%,延續前一季的跌勢。
市建局指出,地緣政治衝突可能衝擊全球供應和需求,導致經濟展望出現變數。另外,新加坡房貸利率預計會維持在比過去10年來更高的水平。
市建局建議買家在財務方面保持謹慎,包括申請長期房屋貸款。
下來更多新項目推出
價格仍會上漲
在橙易集團(OrangeTee Group)首席研究與戰略總監孫燕清看來,私宅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她指出,今年會有更多新項目開盤,有大約六至九個擁有超過500個單位的大型項目推出。到時,一些月份的新私宅銷量可能突破1000個單位。她預測,全年價格可能會增長3%至6%。
SRI研究與數據分析部主管莫漢(Mohan Sandrasegeran)也認為,私宅價格會繼續上升。
他說:「對新私宅項目的持續需求,以及悅府倫庭(Lentor Mansion)和新加坡升濤灣W魅居(The Residences at W Singapore Sentosa Cove)熱賣會支撐市場,對發展商和房地產市場利益相關者而言,是個良好跡象。」
他預計整體私宅價格今年會上升3.5%至4.5%。
受大型單位交易驅動
新加坡今年首季組屋轉售價增1.8%
2024年第一季的組屋轉售價和交易量雙雙增長,環比分別增加1.8%和8.0%。分析師說,大型組屋單位交易是促成轉售市場增長的主因之一。

組屋轉售價今年第一季環比增長1.8%,比預估數據高出0.1個百分點。(關俊威攝)
建屋發展局4月2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組屋轉售價今年第一季環比增長1.8%,比預估值高出0.1個百分點。這是組屋轉售價連續16個季度增長。這個增幅也高於去年第四季的1.1%,是2022年第四季(2.3%)以來的最大增幅。
更多首次購屋者買二手房
在組屋轉售量方面,今年第一季有7068個單位轉手,環比大幅增加8.0%。這比預估的5.5%多出2.5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量增加了1.3%;這也是2022年第三季(7546個)以來的最高交易量。
橙易集團(OrangeTee Group)首席研究與戰略總監孫燕清說,由於建屋局減少了每年的預購組屋銷售活動次數,更多首次購屋者改從二手市場買房,而不是等候預購組屋推出,這推高了轉售組屋的需求。此外,有越來越多的私宅屋主結束了15個月的等候期,可在組屋轉售市場買房,也促使需求攀升。
大亨房地產網站(MOGUL.sg)首席研究官麥俊榮說,這類買家更傾向於較大型單位。數據顯示,第一季轉售量增幅最大的房型是公寓式組屋單位,環比增加15.3%;五房式單位的交易量也增加14.2%;三和四房式單位交易量則各增5.3%。
「當局不再在成熟組屋區建新的五房式預購組屋單位,想要大型組屋的買家只能通過轉售市場購買,因此推高了需求。」
百萬轉手組屋有185個
今年第一季,以超過百萬元(新幣)轉手的組屋單位有185個,比上一季的133個增加39.1%,創歷來新高。最多百萬組屋交易的市鎮是大巴窯(26起)、加冷黃埔(22起)、紅山(21起)、女皇鎮(20起)和碧山(19起);其中,大巴窯兩個五房式私人組屋的轉售價還超過150萬元。
儘管如此,SRI研究與數據分析部主管莫漢(Mohan Sandrasegeran)指出,百萬組屋交易只占總數的2.7%,不能反映轉售市場的完整情況。他指出,第一季的交易當中,42.7%的轉售價介於40萬元到60萬元。
建屋局在文告中提醒,經濟發展會受不確定因素影響,尤其是眼下的地緣政治衝突,可能引發全球供應和需求發生突變。此外,相比於過去10年,新加坡未來房貸利率預計會維持在較高水平,當局因此呼籲人們在購房時應謹慎考慮。
建屋局今年6月將推出約6800個預購組屋單位,分布在裕廊西、加冷黃埔、女皇鎮、淡濱尼、兀蘭和義順。新的組屋分類框架則從10月起實施,即按組屋所在地點劃分為標準、優選和黃金地段組屋。
文:李蕙心、李思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