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始,新加坡政府針對低收入平台人員的公積金政策正式上線。

政策詳情
為提昇平台人員的住房與退休保障,新加坡政府宣布調整其公積金繳交政策。
自2025年起,1995年後出生的新加坡平台人員及選擇多繳者,將分五年逐步提高普通與特別戶頭的繳交率,運營商亦需同步繳交。
為緩解低收入群體壓力,政府將擴大過渡援助計劃,為月入低於3000新幣的平台人員提供高額補貼,並承擔部分公積金繳交額。
同時,就業入息補助也將提升至與一般雇員相同水平,公積金占60%、現金占40%,並改為按月發放。

但實際上,平台人員和雇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工作靈活性對比
平台人員:高度靈活,自主決定工作時間、天數及接單頻率,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傳統雇員:遵循固定的工作時間、天數和職責分配,靈活性相對較低。
二、保障水平差異
平台人員:雖然享有工傷賠償、公積金及工會代表權等基本保障,但不受《僱傭法令》全面保護,缺乏年假、病假等關鍵福利,整體保障水平顯著低於傳統雇員。
傳統雇員:受《僱傭法令》等法律法規全面保護,享有年假、病假、加班費、帶薪休假等多種福利,保障全面且明確。
三、關係性質對比
平台人員與運營商:關係非典型僱傭,缺乏傳統僱傭關係中的明確權責界定,雙方關係更加靈活但也更為複雜。
傳統雇員與僱主:典型的僱傭關係,雙方權責明確,受法律法規嚴格保護。
四、面臨的挑戰與需求
平台人員:面臨工作分配不均、報酬計算複雜等獨特挑戰,亟需建立獨立的保障體系來應對。
傳統雇員:雖然也面臨職場競爭、工作壓力等挑戰,但整體保障體系較為完善,較少出現因工作靈活性高而導致的保障缺失問題。

此外,政府鼓勵生育,平台人員請產假或陪產假時,可獲收入損失補償及運營商公積金份額支付。
平台運營商還需為平台人員購買全面工傷賠償保險,確保與一般雇員享有相同保障。
此舉旨在確保平台人員獲得與同等收入一般雇員相當的福利,促進就業市場的公平與穩定。
補貼政策的亮點與隱憂
01 公積金繳交額提升
亮點: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逐步提高平台人員的公積金繳交率,以增強他們的住房和退休保障。
隱憂:當前實得工資將因公積金繳交額增加而減少,對低收入平台人員造成即時經濟壓力。
02 就業入息補助調整
亮點:補助額度將調高至與一般雇員一致,且分配比率更為合理(公積金占60%,現金占40%)。
隱憂:補助政策可能未能全面覆蓋所有低收入平台人員,且長期效果有待觀察。
03 生育與假期補貼
亮點:政府將為生兒育女的平台人員提供補貼,並報銷請產假或陪產假期間的收入損失。
隱憂:補貼政策的實施細節和覆蓋範圍尚需進一步明確,以避免執行過程中的不公平現象。
政策分析
政府宣布的補貼政策,旨在通過提高公積金繳交額和提供就業入息補助,提升低收入平台人員的整體收入水平。
然而,這一政策的實施效果卻可能並不如預期般美好。

「 NO.1」
一方面,雖然公積金繳交額的增加意味著未來退休和住房保障的提升,但當前到手的實得工資卻會因此減少,這對於本就生活在經濟邊緣的平台人員來說,無疑是一種即時的經濟壓力。
「 NO.2」
另一方面,儘管政府承諾為符合條件的平台人員提供就業入息補助,並將補助額度調高至與一般雇員一致,但這種「平等」的背後,卻隱藏著更深層次的不平等。
長期以來,平台人員並未能像一般雇員那樣享受到全面的勞動權益保護,如穩定的工資待遇、完善的社保體系以及法定的休息休假權利等。
這種制度性的缺失,使得平台人員在面對經濟波動和市場風險時更加脆弱。
政策答疑Q&A

問: 選擇不繳交更多公積金的平台人員,會否獲得平台運營商繳交的公積金?
選擇不繳交更多公積金的平台人員,只會獲得運營商存入的保健儲蓄,不會獲得普通和特別戶頭的存款。
問: 199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平台人員,何時須決定是否繳交更多公積金?
1995年1月1日及之後出生的平台人員,須繳納與一般雇員相同的公積金;
之前出生的平台人員可隨時選擇加入,並上網通知當局。
他們會在下一個月開始繳交全部公積金,運營商也會開始繳納須承擔的公積金份額。
問: 決定後可以更改嗎?
平台人員一旦選擇加入,就不能更改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