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就是新年了,新加坡的年味濃嗎?
立春存錢
兔年的第二個立春落在星期天,儘管大部分銀行4日休息,但仍有不少公眾特地到銀行外的提款機存錢,除了討個好兆頭以外,也認為更有「儀式感」。
受訪風水師指出,今年的第二個立春從今天下午4點30分左右開始,申時(下午3點到5點)會是最旺的時間,但因為立春4點半左右才開始,所以這一天的福星只有短短半小時,也就是下午4點半到4點59分。
立春,大部分銀行都休息,唯獨華僑銀行營業至下午4點30分,但銀行提款機前尚未出現人龍。
但是臨近立春開始的時間,越來越多人開始排隊存錢,形成了一條條的人龍。
存入吉祥數字求順利
一位民眾表示,她每年都會在立春時到銀行提款機存錢,討個好兆頭。
「我就是跟著我的生肖的吉時來(存錢),也會存比較吉利的號碼,像168元、888元……,也不是說要求什麼,主要是跟著風俗走,每年都很順利、很好。」
另一位民眾說,每年在立春存錢時都會特地選擇存88元或888元,主要是希望來年能夠順順利利。
「今天是立春,就是要穿紅色。有感覺(立春存錢後更旺),相信就有啦。工作順利就好,平平安安,孩子乖乖就好。」
也有首次在立春存錢的民眾說,以前不太了解這個習俗,但從網上得知背後的含義後,打算存入50元討個吉利。
線上轉帳沒有儀式感。很多人說,每年親自到提款機存錢已經是一種習慣。
「我已經習慣拿存摺到提款機『打一下』,(把錢)進到銀行戶頭裡,線上轉帳跟普通(存錢)沒有分別。」
親自到銀行提款機存錢「更有儀式感」,在立春存錢後也感覺運勢會更好一點。
買年貨
農曆新年前最後一個周末,不少公眾趕到濕巴剎採購食材。受訪攤販表示,面對超市在新年期間繼續營業的競爭,加上現在到除夕還有五天,有些人擔心食材難以保鮮,買氣同比少了三成。
星期天一早義順忠邦城濕巴剎人頭攢動,不少人聚集在攤位前等待取貨,一些通道幾乎擠得水泄不通。

不少超市在春節期間繼續營業,加上距離除夕還有一段時間,一些食材無法提前購買存放,影響了巴剎買氣。
一名攤主認為:「到最後一分鐘下個禮拜才會買,這個禮拜還是會差一點,因為菜方面你要新鮮,來巴剎買就是要買新鮮的嘛。」
另一名攤主說:「應該差不多少30%,因為東西也是很貴,什麼都起了。」
在西海岸巴剎約50個攤位中,15個在疫情爆發期間,把食品放到線上平台銷售。受訪平台負責人說,來臨春節已接到約50個訂單,占整體銷量的兩三成。
近年來到巴剎採購的人逐漸老齡化,不過這個巴剎的網絡平台發現,在過去四年來有一半的顧客是大約30到40歲比較年輕的族群。因此平台希望接下來,可以擴展這個服務到整個巴剎,讓更多攤主可以受惠。
陰雨天氣並沒有阻礙公眾到牛車水感受節日氣氛,年貨市場從下午時分就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但受訪攤販都表示,人氣並沒轉化成買氣,銷售額比往年下降一至三成。
只要天一放晴,登婆街、史密斯街、丁加奴街等臨時步行街就人頭攢動,許多公眾攜家帶口,還有不少遊客和非華族人士走走看看,現場可謂擠到水泄不通。

不過,當雨勢轉大,人潮就散去,只有寥寥幾人撐傘逛街。一些攤販則撐開雨棚,以便公眾躲雨和繼續挑選。
看的多,買的少。連續20多年在年貨市場售賣散裝零食的攤主受訪時表示,今年的人潮甚至比往年更多,但銷售額比往年減少了一成。
「不僅是本地人多,遊客也是很多。(顧客)以往買得比較多,現在可能只是買剛剛好的(數量)。」
好在他們未雨綢繆,進貨比往年少一半,還引進了新口味的商品來吸引顧客。
「(到了除夕夜)應該是剛剛好賣完,這樣也不需要降價賣。」

也有攤主認為,銷售額少三成的主要原因是天公不作美。
警方也在牛車水一帶採取安保措施,部署警員、輔警和保安人員,防止罪案和管制人流,確保公眾安全。
「龍」元素裝飾
甲辰龍年將至,很多品牌推出帶有龍元素的商品和裝飾。然而一些民眾發現,部分商家詮釋的並非東方文化中的龍,而是化用西方龍甚至恐龍的形象。受訪者紛紛認為,用東方龍更符合新春傳統,不過對西方龍元素褒貶不一。
一些品牌的龍年特別版商品和新年裝飾中,出現了藉助翅膀飛行的西方龍、恐龍和精靈寶可夢中的快龍等設計圖案。
包括外國人和非華族在內的受訪者中,多數都表示,在農曆新年更希望看到傳統東方龍的元素。
「因為(農曆新年)是華人的一個傳統節日,所以我認為,華人的東方的龍會更適合。」
「西方龍隨時都可以看,東方龍就12年一次,所以我覺得東方龍比較有特色、比較有品味。可是不是每個商家都有品味。」
中西合併或吸引更多關注。但也有受訪者認為,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加入創意和趣味並不是件壞事。

在龍年用西方龍的設計,可以吸引更多人的關注,這其實是很有創意的。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和喜愛東方龍文化。
也有人認為,品牌是為了迎合西方社會的審美,才使用西方龍的造型。這一切都歸結於品牌,比如創意角色、龍的視覺效果。(我們在亞洲、在新加坡,他們應該更多地研究東方龍的歷史和文化。
也有人認為年輕一代可能會覺得西方龍更有趣。不過,甲辰龍年是一個宣傳和推廣傳統文化的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