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激勵阿兵哥!新藝演藝團以各類演出面向群眾

說到新藝演藝團(Music & Drama Company),你或許會以為他們是一家娛樂表演公司,但若提起它之前被稱為「武裝部隊文工團」,你大概就會知道,它的使命,不止是娛樂民眾而已。
今年是新藝演藝團創立50周年;它於1973年,在時任國防部長吳慶瑞的支持下成立,旨在為士兵們提供音樂、戲劇和舞蹈等各種現場表演,提高他們的士氣。知名歌手林俊傑、向洋、音樂家李迪文和導演陳子謙都曾在履行國民服役時,被派到文工團去當文藝兵。
本地知名導演梁志強也曾在完成國民服役後,進入當時的文工團工作。

本地知名導演梁志強曾在完成國民服役後,進入當時的文工團工作。(圖:陳良同)
招募並培養有才之人
梁志強在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分享道,他是在1977年入伍,之後進入見習軍官學校(OCS)受訓,而後又因機緣巧合,於1981年加入文工團。
年少時的他不僅對演藝事業有興趣,也喜歡以軍隊為題材畫漫畫。他過後把作品投稿給國防月刊《國鋒報》,並接受他們採訪,沒想到也因此引起注意,在面試後加入文工團。
當時在團內擔任戲劇總監的他,除了負責編劇,也會訓練主持人。
這段經歷讓梁志強獲益良多,也奠定他日後演藝事業的基礎。
他憶述:「文工團有一個非常好的做法,因為那時候新加坡也沒有很正規的戲劇訓練學院,所以公司很鼓勵我們到外面去表演,就是跟一些真正的商業團體一起表演,學他們變得更專業一些,我因此學到很多。」
為了編寫出精彩有趣的短劇,梁志強也會仔細觀察和收集反饋,從而設計出好笑的笑話。梁志強告訴記者,《搞笑行動》就是這麼來的。
流動式表演 用軍車搭建舞台
梁志強記得,當年的演出會以流動方式進行,用軍車搭建舞台。「我們不像其他公司有個劇院,我們是屬於流動式的,而最快的方式就是將三輛或者四輛3 Tonner軍車接起來,然後鋪一個板,軍車旁邊還可以放迷彩燈。」
此外,文工團也會自己製作演出布景、道具和服裝等。而這個做法,新藝演藝團一直堅持到現在。
如今的新藝演藝團,除了繼續秉承為阿兵哥演出的傳統,也是一個面向民眾,能進行多媒體歌舞表演、音樂劇和推出音樂視頻等的專業表演機構。

現任新藝演藝團一員黃韻琴。(圖:張慧仙)
歌手黃韻琴是現任新藝演藝團一員。她告訴記者,該團上個月在維多利亞劇院舉行50周年演唱會《Music & Memories》時,從樂器到LED燈光牆,全部都由公司負責帶到劇院裡去的。
曾是自由業者的她指出,原本還以為公司為阿兵哥提供表演,設備會不如其他公司,但加入後才發現公司設備都非常好。
黃韻琴在2020年2月加入新藝演藝團,不到三個月後,公司就因為冠病阻斷等防疫措施,不得不迅速轉換至數碼模式,黃韻琴的演出也因此從現場表演,變成錄製表演視頻和其他數碼內容。

黃韻琴在新藝演藝團50周年演唱會表演。(圖:新藝演藝團)
為阿兵哥表演 自己也受到鼓舞
令黃韻琴印象最深刻的演出,就是在基本軍訓中心的「新兵之夜」,為阿兵哥帶來的表演。
這場演出在新兵接受了幾個月的訓練之後進行,目的是為了回饋他們的努力,並激勵他們。
黃韻琴說:「這些演出都很好玩;能在大型的活動跟多一點觀眾互動,其實也給予我們很多力量。他們會跟著一起唱、一起跳,我覺得很好。」

全職國民服役人員蘇揚景。(圖:新藝演藝團)
全職國民服役人員也能加入
除了像退役兵梁志強和黃韻琴這樣的線上藝人,全職國民服役人員也可以加入新藝演藝團,今年3月加入的蘇揚景就是其中一人。
他分享道,自己過去從未接受過專業的音樂培訓,原本以為會面試失敗。但沒想到,自己被錄取,之後還有機會參與新藝演藝團50周年演唱會和國慶敬禮儀式等的演出,並接受了專業歌手的培訓。
自認沒有「舞蹈細胞」的他,也為了國慶敬禮儀式的演出首次挑戰舞蹈。他說,自己的舞蹈能力很差,但幸好得到製作人的鼓勵,整個學習過程也相當愉快。

基本軍訓中心「新兵之夜」。(圖:新藝演藝團)
舉辦多種面向民眾的表演
從1973年至今,新藝演藝團走過了半個世紀,除了場地、設備和成員都隨著時間推移產生變化,公司也舉辦各類面向一般民眾的歌唱表演或音樂劇。
但不變的是,公司及其成員仍力求為阿兵哥帶來力量,鼓勵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梁志強就說:「其實說真的,如果我沒有加入文工團的話,恐怕我在演藝上不會這麼的順暢,因為我所學習到的這些知識,我覺得外面買不到。新藝演藝團一直默默地在為演藝圈做出貢獻,可是很多時候大家都忽略了它。」
蘇揚景也表示,在公司的歷練使他成為更勇於表達的人。他說,這幾個月來的經歷幫助他突破自我極限、培養和施展舞台魅力,也讓他有更多機會同各行各業的人接觸和互動,將藝術融入生活之中。


新藝演藝團往年的演出。(圖:MDC50 Exhibition)

梁智強(左三)曾是文工團一員。(圖:新藝演藝團校友李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