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護士日益增多 受惠病患近5萬人
隨著醫療重心從醫院轉向社區,協助病患在社區原地養老的社區護士顯得更重要。目前的社區護士有約190人,比年初多了50%,受惠病患將近5萬人。
75歲的何細妹每天都到組屋樓下的樂齡活動中心報到。樂齡中心自2月開設社區護理站後,她能就近做身體檢查,高血糖已有所改善。
慢性疾病患者何細妹表示:「我有什麼事情,好像不舒服,我們要問,就不用去綜合診療所這麼遠。藥不明白,還是不該吃什麼,都會解釋給我們聽。」
新加坡中央醫院社區護士呂宛恬表示:「行動不方便,通常臥在床上的,我們就會去他們的家探訪他們,就比如說因為一次的跌倒失去信心,過後去了他的家給他一些鼓勵,教他一些簡單的運動,然後在家裡陪他走動,讓他們恢覆信心。」
據新保集團、國大醫學組織和國立健保集團的數據,目前全島社區護理站有58個。
社區護士主要來自醫院,例如陳篤生醫院社區護士每個星期會到護理站一次。除了看慢性病患,也為剛出院需護理的病人和臨終病人提供護理。
多數還懂得方言,能更好地同長者溝通。
每次記錄病人健康情況,如果有需要也會幫忙轉介到相關機構。
邱德拔醫院社區醫療護理護士經理洪慧玲表示:「我們社區護士不單只是關注病人的病情需要,我們也了解他們的心理需要和家庭情況,從中給他們關懷與呵護,建立他們自主能夠照顧自己的能力。」
更好地管控病情,有助減少入院次數。院方下來將按需求擴大團隊,並加強同家庭診所、綜合診療所等社區之間的合作。
- CH8/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