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瑞傑(右一)作為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的領頭羊,這屆內閣沒有出現第二位副總理,意味著他還是接任總理的第一人選。(王瑞傑面簿)
作者 吳國擎
李顯龍總理上星期六(7月25日)宣布內閣改組,是大選後另一個國人關注的事件。因為這次大選的其中一個含義,就是國人對第四代領導人的打分,所以內閣改組,不妨看作執政黨對評分的反應。

李顯龍總理在7月25日宣布內閣改組。(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李總理提出的改組三原則:延續性、鍛鍊新人、自我更新,所以新內閣保留了不少舊面孔。一些年輕部長則換了部門以擴大經驗,一些擔任政治職務者獲得擢升,一些新科議員也受邀入閣。
從整體布陣來說,因為冠病疫情仍然肆虐這個大背景和大因素,新內閣陣容四平八穩,挑不出什麼大毛病。畢竟,在經濟前景如此不明朗,失業率接下來一定攀升的環境下,民眾需要的是安定感。避免內閣出現太大的波動,是明智之舉。
但是,如果從第四代(4G)接班這個角度去觀察,這次內閣改組就帶出一些問題了,特別是王瑞傑接任總理的安排。這次改組和記者會都難免讓旁觀者產生一些疑問。

王瑞傑副總理。(通訊及新聞部提供)
首先是王瑞傑作為第四代領頭羊的地位。內閣沒有出現第二位副總理,意味著他還是接任總理的第一人選。他也額外受委為經濟政策統籌部長,感覺上擔子更重,影響力也更大了。但李總理強調,王瑞傑本來就在統籌經濟政策,所以這次只是確定他已經在扮演的角色而已。
由於王瑞傑領軍的東海岸集選區得票率太低,選後輿論在檢討時自然猜測他在黨內地位是否穩固。內閣的這一排陣,基本上應該排除了這些議論。
但是,記者會上短暫的一幕,卻讓旁觀者產生新的疑惑。在被記者問到王瑞傑是否繼續是第四代的領頭羊時,李總理讓坐在他左側的貿工部長陳振聲回答。這麼做應該是尊重行動黨挑選接班人的傳統,即由該梯隊集體決定領袖。

領軍東海岸集選區人民行動黨團隊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中)和同區第四代候選人陳傑豪(左起)、陳慧玲、孟理齊博士和陳舜娘7月4日走訪選區。(海峽時報)
但對於這麼重要的問題,陳振聲在代表第四代領導人回答時,卻簡短得讓人意外。他表示當務之急是應對疫情所帶來的經濟挑戰,保住國人的飯碗,第四代沒有接班替代計劃,也沒有討論要改變計劃。對於有心人而言,這不像是對王瑞傑領導地位的強有力的支持表態。
此外,王瑞傑接任總理的日期應該會延長了。李總理相當明確地暗示,因為疫情的挑戰還很嚴峻,他原本計劃在兩年後讓賢未必可行。他和同屬第三代的兩位國務資政都會繼續在內閣幫助第四代部長。 無論是選舉期間還是選後,國務資政尚達曼的兩次公開講話,都引起了高度的關注。他在選舉期間的講話,總結了反對黨所提出的各項替代政策,並逐一反駁,為執政黨的政策做了總結性的辯護。
在選舉之後,他又針對民眾關心的社會貧富差距問題,表達了重視之意。這些都能給行動黨加分,但也間接蓋過了第四代的鋒芒。
總之,本次內閣改組基本上還是傾向於保守穩妥。在國家面臨重大挑戰之際,這麼做無可厚非。可是如果把焦點放在接班問題上,就沒有傳達出非常明確的信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