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

2020年11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

2020年伊始,一隻前所未見的黑天鵝——新冠疫情——嚴重影響著世界格局。在這個充斥著流行病、全球經濟衰退和政治災難的魔幻之年,逆全球化、極端化和碎片化的歷史進程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以貫之的政治和司法制度、城市標準以及知識體系。

在疫情尚未褪去的當下,政府的信任赤字應該如何消弭,全球金融危機後各國能否同舟共濟、和而不同?值此變局之際,人們應該以何種姿態擁抱千禧年後的第三個十年?此時,我們亟需一位智者,為不甚明朗的人類生存與發展前景答疑解惑。

李光耀先生的專訪著作《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Lee Kuan Yew: Hard Truths to Keep Singapore Going」)或能為新加坡乃至全球所面臨的困境提供借鑑。

本書又被稱為李光耀先生的「政治遺書」(下文簡稱《硬道理》,2011年海峽時報出版社首次出版)。《海峽時報》的記者自2008年12月到2009年10月,以超過十個月的時間,對時任新加坡內閣資政的李光耀先生做了多達16次的深入採訪。

李資政在訪談中談到新加坡政治制度的發展、全球定位、移民問題、地緣政治、氣候變化等一系列課題,此外還提及了他的家庭教育之道。李資政想藉由此書警醒年輕人——你們所擁有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新加坡的成就是建立在「軟泥地上的80層大樓」(p.18),你們需要居安思危!

毫無疑問,李光耀先生是一位風格鮮明的現實主義者與政治強人,這點通過他的執政理念可以看出來。他信奉精英主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他認為,在某個發展階段,什麼樣的社會制度能最好地滿足一個民族的需求,是由生存競爭與優勝劣汰決定的。

在《硬道理》一書中,編者用了9個章節(p.1-p. 297),從行動黨的路線和新加坡的選舉制度、精英教育、種族共處與語言選擇、自然資源與綠化等多方面來傳達李光耀先生的觀點——只有強者才能立於世界之林,而懶惰與鬆懈會讓一個民族走上滅亡之路。

李光耀先生把他所鍾愛並為之奉獻一生的新加坡視作一部精密運轉的儀器,這台儀器的持續高效工作容不得差錯。畢竟,新加坡是極度缺乏資源的小島國,是本書中提到的「脆弱的軟泥地上的大樓」。因此,這台目前運轉尚好的儀器,並沒有多少容錯的空間。一次疫情、一場金融風暴,就可能把新加坡打回原形。對此,李光耀先生表達了深深的憂慮。在本書中,他從實用主義出發,提出了避險與生存的硬道理。

1.軍事力量的完備

李光耀先生十分認可「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權力意義。作為曾經見識過日本人的殘暴侵略,也曾經從英國人那裡習得如何治理國家的歷史見證者與先驅者,李光耀先生篤信國家獨立、經濟奇蹟的延續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力量。

眾所周知,1965年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時,李光耀先生髮表演講時潸然淚下。彼時李光耀剛成為新加坡的實際領導人,正暢想著大展拳腳,帶領國家衝出亞洲奔向世界。新馬合併的流產讓他失去了施展自己政治抱負的更廣闊舞台。這也使得李先生在此後幾十年以一種近乎自我燃燒的奉獻精神去建設新加坡,一力將地圖上看不見的小紅點打造成為知名的繁華都會。

至於對鄰居們的態度,在《硬道理》一書中,他表示:「他們沒那麼要緊」,但我們必須年復一年把國民生產總值的5%到6%用在國防上。新加坡全民皆兵,18歲以上的男青年必須服兵役……新加坡足夠強大且有能力自衛(p.1-p.38)。裝備精良的國防力量令懷有敵意的鄰國不敢抱非分之想,從而使小卻不弱的新加坡可以專心致志地進行經濟建設。

2.社會精英執掌政府

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持續燃燒,民粹主義在疫情危機中顯現出了其致命的一面,使得部分國家與地區的疫情失控。比如,美國總統川普與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二者無視專家的意見,認為經濟比健康更為重要,採取了災難性的毀滅政策,造成了國家和人民無法挽回的損失[1]。

與之相反,李光耀先生是精英治國與秩序比自由優先這些理念的推崇者——對此他從不諱言,也曾因此招致各方的輿論攻擊。他多次強調,廉潔、高效、理性、誠實的一流政府必須由聰明、強大、靈活、受過良好教育、通過嚴苛篩選的人才組成。不僅如此,讓全民廣泛接受教育與訓練,富有創新合作精神,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遠遠比民主制度來得重要(p.35-p.81)。

李光耀先生是驕傲的,他並不介意反對黨的異見,只要他們能夠為治理國家提供更優越的方案。但從功能主義的角度出發,李光耀先生認為一人一張嘴的爭執,過於強求民主的形式,與之伴隨的是失去效率。而對於新加坡這樣的國家來說,並沒有多少政治成本可供這樣折騰。

[1] 引自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於2020年接受西班牙媒體的連線時的採訪內容。

3.硬道理背後的恆常之理

這一條並沒有明列在書中,卻在書中處處可尋,那就是——李光耀先生最大的政治遺產是人民的無限愛戴與信任。2015年我們親見了新加坡人民扶老攜幼,淚灑十里長街,送總理最後一程的悲壯場景。

李光耀先生的一生不是追求樹立某種光輝理論,他追求的是怎樣把事情做好,讓別人從他的經驗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的原則與方法。邏輯與推理的真理性從來只能從實踐中得到最終檢驗。對政績的嚴峻考驗是實績,而不是承諾。數百萬新加坡人並不關心引領他們的是什麼理論,他們只關心能否過上安定平穩的生活。

李光耀先生用大半生的心血帶領新加坡人擺脫了殖民統治,在一窮二百的不毛之地上建立了奇蹟之都,創造了一個讓人民擁有幸福感與成就感的社會,也因此得到了萬民對他的尊崇 。李光耀先生在去世前,將他畢生的智慧集結成書,為他一生的傑作新加坡規劃了後面幾十年不跑偏的路。

為人父者,當為子謀;為一國之父者,其責必重,其心必仁,其言必慎,其謀必遠。或許每個對新加坡抱有拳拳之心的人,都應該來讀一讀這本不可多得的開啟智慧之書。

本期作者

Ding Yan

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地理博士

傳統國學研究者

人類觀察者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