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繁榮背後的爭議:以國家主權換經濟繁榮,依靠美國實現騰飛

2020年12月02日   •   6669次閱讀

在眾多亞洲國家中,新加坡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作為世界上最乾淨的十個國家之一,新加坡以其乾淨舒適的環境備受遊客追捧,但同時這個追求文明的國家卻擁有最嚴峻的刑罰,新加坡的鞭刑世界聞名。

就其經濟發展來說,新加坡無疑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然而經濟發展的背後卻充滿爭議,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彈丸之地or亞洲四小龍

"海碧天藍滿樹花,清幽靜雅聖淘沙。風和沙白遊人醉,縱是淵明亦忘家",這首小詩描寫的就是"獅城"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小到國土面積只有719平方公里,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海南省也有3萬多平方公里,可見作為一個國家,新加坡確實不大

新加坡的歷史也算是一部抗爭史,1819年到1942年屬於英國殖民地,1942年到1945年又被日本占領,好不容易將敵軍趕出去,1946年英軍捲土重來,但新加坡一步步試探著走向自治。

直到1963年脫離英國,正式加入馬來西亞,但新馬合併後,矛盾不斷,馬來西亞最後驅逐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才正式成為一個有主權、民主獨立的國家

新生的新加坡無疑手握一副爛牌,國土面積小,缺乏土地等一些重要的天然資源,人口基數小,既不能拉動內需,也無法為經濟科技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儲備。

彼時的新加坡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停滯不前,住宅短缺、缺水、治安差等一系列問題讓新加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中國有個詞叫"絕處逢生",用在新加坡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反正也不會比現在的境況更差了,在國父李光耀的帶領下,新加坡人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振興計劃

教育上推行雙語,讓新加坡與世界接軌,治安上採用最嚴苛的刑罰,經濟上擅用絕佳的地理位置,通過馬六甲海峽溝通東西方的貿易,開拓非洲市場,引進外資,發展工業,推動新加坡產業建設。

在領導人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後,新加坡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奇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新加坡躍居"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騰飛的速度之快讓世界刮目相看。

引狼入室or棋行險招

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從一個貧窮、落後的比丘之國到世界奇蹟"亞洲四小龍",新加坡的成功離不開新加坡人民的勤勞勇敢,但也不可忽視國父李光耀在政策上的"讓步"。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理,在其三十多年的執政生涯里,毫無疑問他是新加坡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執行者,新加坡國小人少,但地理位置極佳,放在古代算得上"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當新加坡被馬來西亞拋棄後,很多大國如印度對其虎視眈眈,20世紀60年代,整個東南亞的局勢動盪不安,為了國家安全,李光耀選擇放棄部分軍事主權,尋求大國保護,他就目光投放在了西方大國身上。

之後就是眾人所知的,美軍被"請"進新加坡,新加坡加入大英國協,李光耀試圖用大國霸權鎮壓地區霸權。

在李光耀釋放了友好信號後,英美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給予了回饋,最明顯就體現在經濟上的援助。他們提供資金、技術上的支持,同時還對新加坡開放市場,推動新加坡工業化建設,不少外資進駐新加坡,促進新加坡經濟發展。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新加坡不遺餘力與美國建立良好關係,花大價錢"請"美國駐軍,每年大部分國家支出都花在購買美國軍事裝備上面。

美國政府對於新加坡的親美舉動喜聞樂見,也願意給自己的"亞洲同盟"一些甜頭,新加坡趁此機會不顧一切向前高速發展,創新交易方式、推出"亞洲價值"、從各個國家取長補短,從經濟、文化、教育、治安等各個方面改革,最終實現了新加坡的華麗逆襲。

就當時實際情況來看,李光耀引進美軍,是維護了新加坡短暫的安全,也讓新加坡在這期間迅速發展起來,但就長遠來看,這一招未必不是"引狼入室",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但是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左右逢源or爭議不斷

作為一個在大國包圍中生存的"小國",新加坡每走一步都需要慎重,對比周圍的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新加坡經濟實力確實不容小覷,但經濟繁榮的背後也留存著"美軍"這個隱患,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也正因此新加坡經濟一路高歌的背後也充滿爭議。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主權完整,這個主權也包括軍事主權,新加坡讓渡一部分軍事主權給美國,的確幫助穩固了地區安全,但同時也會面臨來自美國的威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味索求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安全庇護,等待新加坡的也許會是來自西方的反噬。

新加坡與美國方面名義上是"軍事合作",但實際上並不是,合作的前提是雙方保持平等的地位,但一開始新加坡就處於弱勢地位。

對待美國,新加坡一直是低姿態的,美國可以使用新加坡的軍事設施、美軍可以進駐新加坡海軍基地、在各項國際事務中站隊美國,聲援美國,唯美國馬首是瞻,甚至每年都要斥巨資購買美國武器。

在美國面前,作為獨立國家的新加坡、如今經濟富庶的新加坡始終挺不直腰板。以國家主權換取經濟繁榮,這是新加坡遭受爭議最大的地方。

如今新加坡領導人是李顯龍,親美意向目前看還是很明顯,但是新加坡華人居多,曾有中國在東南亞的"代理人"之稱,隨著中國的崛起,新加坡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也不斷增加,從國家長遠來看,維護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對於新加坡來說也十分重要。

而昔日的美國"馬仔"新加坡看似沒有明顯站隊,更致力於尋求兩國之間的平衡,就像一顆"牆頭草",左右逢源。

從當時的國情來看,新加坡依靠美國的國家戰略是能讓人理解的,但是維繫國家間關係的唯一利器就是"利益",新加坡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經濟騰飛,但同時也損失了不少利益。

更重要的是,亞洲的經濟騰飛主要還是依靠亞洲人民自身的努力,美國進駐東南亞,對於新加坡來說是穩定了地區安全,但是對於整個東方,對於整個亞洲來說,卻時刻面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威脅。

不知道現在的新加坡是否會感到後悔,但不管怎樣如今想把巨資"請"進來的美軍"送"出去絕非易事。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