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跳舞細胞未成阻力 華婦挑戰印度婆羅多舞

本地一名華族婦女不畏辛苦,雖然自言沒有跳舞細胞,但卻敢敢挑戰印度傳統的婆羅多舞,她八年後「修成正果」,將在舞台上呈現一個小時半的畢業舞蹈。
60歲黎琇屏因宗教關係,接觸了印度古典舞蹈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她的老師Guru Sita分享說,婆羅多舞包含多種元素,Bhava代表情緒、 Raga代表旋律、Tala代表節奏。
信任印度佛教的黎琇屏說:「在20年前去印度廟時看見一個布條是有關這舞蹈的,我就感興趣,開始學了。」就這樣,黎琇屏從2014年就開始學直到現在,她已經掌握足夠的舞蹈經驗,能夠站上舞台表演「Arangetram」。

黎琇屏說自己最喜歡的舞蹈是知識女神(Saraswathi)的舞。圖:李溢芸
老師Guru Sita解釋,Arangetram是當學生學到某個程度後,首次站上舞台表演給觀眾欣賞的舞蹈,有點像是畢業功課。她也分享說,通常小朋友六、七歲就會開始學習這門舞蹈,因為他們身體較柔韌。
然而黎琇屏是在年屆中年的52歲才開始學,比別人遲了一大截,但她對這個舞蹈的熱誠和學習決心,讓她成功克服重重障礙,能夠在來臨的星期天(18日)表演Arangetram,呈獻七種不同的舞蹈。
沒有舞蹈天賦的黎琇屏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運動。「我有運動細胞,喜歡打羽毛球、跑步,還有學武術。我們那代1980年的武術很出名,我就去新加坡精武體育會學武術,也去九龍堂學太極 。」
黎琇屏說自己最喜歡的舞蹈是知識女神(Saraswathi)的舞,因為「這個舞蹈是教我們怎樣做人,做一樣東西要有耐心。」
此外,她也說:「通過印度古典舞蹈,我更加意識到生命的存在,學會給予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