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水11間老店設「迷你博物館」 展示歷史文物
東興的蛋撻為什麼是菱形的?娘惹人佩戴的稀有真金牙籤和耳刮器首飾,你見過嗎?
牛車水11間老店和國家文物局合作,在店外設立「迷你博物館」擺放文物,介紹老店背後的文化歷史,即日(15日)起開放參觀。
參與牛車水老店鋪文化站(Street Corner Heritage Galleries)的老店都有至少30年的歷史,一代傳一代,歷史最悠久的老店就是擁有143年歷史的余仁生。
詠春園創辦人忙到把「餐桌當床睡」
於1929年成立的老字號餐館詠春園以廣東佳肴聞名。當年,位於大世界遊樂園的詠春園成了社會精英、達官貴人以及新婚夫婦設宴的熱門場地。詠春園最興旺時,一晚可辦上三至四場喜宴。創辦人何樂如忙得不可開交,經常把餐館的餐桌當床睡。
詠春園的迷你博物館擺放的文物就包括了食客在1949年簽下的結婚證書以及一張在1971年開出的結婚喜酒收據。

位於大世界遊樂園的詠春園成了社會精英、達官貴人以及新婚夫婦設宴的熱門場地。(圖:林祥龍)

詠春園的迷你博物館擺放的文物就包括了食客在1949年簽下的結婚證書以及一張在1971年開出的結婚喜酒收據。(圖:林祥龍)
大世界遊樂園在1970年代倒閉後,何樂如原本有意關閉詠春園,但兒媳婦孫佩婷說服家翁,並從他手中繼承餐館。如今,詠春園仍是許多國人歡慶農曆新年時必到的餐館之一。
80歲的孫佩婷笑言,她已成為詠春園的「活招牌」。
「我在外頭不時會聽見有人在我背後細語,說我是『詠春園』,他們不知道我的名字,只知道我是詠春園的老闆。」
孫佩婷表示,為了趕上科技化的時代,餐館也引進了機器人為食客遞送食物,但也不忘本,保留了原有的菜單和口味,希望將傳統廣東佳肴發揚光大,「讓更多年輕一代也能品嘗到他們父母曾今享用的地道美食」。

東興製作菱形蛋撻,是因為這個形狀最能讓蛋撻緊密地擺放在原有的四方包裝盒裡,不亂跑位。(圖:林祥龍)
東興菱形蛋撻的由來
另一家參與計劃的老字號是以菱形蛋撻聞名的中式糕餅店東興。東興的迷你博物館裡頭展示了菱形蛋撻模具以及原有的過大禮餅盒。
或許有許多人好奇,東興的蛋撻為什麼是菱形的。56歲的第三代繼承人方慧明就解釋說:「不是因為設計,而是因為實際原因!」
她透露,東興製作菱形蛋撻,是因為這個形狀最能讓蛋撻緊密地擺放在原有的四方包裝盒裡,不亂跑位。

方慧明想辦法讓新舊融合,最終在店外的左右兩邊柱子上,印上姑姑親筆用小楷寫的兩行字。(圖:林祥龍)
為了吸引年輕顧客,方慧明決定在2018年改造老店的品牌和設計。方慧明坦言,姑姑是原有商標和包裝的設計人,因此她起初無法接受改版後的設計和包裝。
方慧明於是想辦法讓新舊融合,最終在店外的左右兩邊柱子上,印上姑姑親筆用小楷寫的兩行字,以及在新包裝上,加上原有商標,就好像一個印章證明這就是真宗的東興。
「那個時候我知道她很難接受,新包裝和門面的設計看不到她自己的心血,所以我們想說應該把一些原有的設計融入新設計裡頭,其實這更能把我們的故事帶出來。」

東興的迷你博物館裡頭展示了菱形蛋撻模具以及原有的過大禮餅盒。(圖:林祥龍)
娘惹金飾店主:有顧客欣賞就很開心
參與老店鋪文化站計劃的老店除了有餐館、肉乾店、中藥店,還有三家首飾店,包括在1938年設立的金寶芳金鋪。
金寶芳金鋪以娘惹和燒青金飾聞名。店內擺放了不少來自50、60年代的稀有金飾,其中有許多是非賣品,包括娘惹婦女和男士們掛在胸前的真金牙籤和耳刮器。展品還有50年代的初生嬰兒銀飾禮品、陪葬銀飾以及傳統的結婚金飾。

金寶芳金鋪以娘惹和燒青金飾聞名。店內擺放了不少來自50、60年代的稀有金飾。(圖:林祥龍)

金寶芳金鋪以娘惹和燒青金飾聞名。店內擺放了不少來自50、60年代的稀有金飾。(圖:林祥龍)
目前接管生意的第三代繼承人70歲的陳素賢和64歲的陳素珊還在使用由祖父傳承下來、以辨別黃金真偽的石頭。
陳素賢感嘆,子女們都有自己的事業,家族生意恐怕無法傳承下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人已不再光顧傳統金飾老店。與熟客結友,以及看到自己打造的獨一無二手工金飾獲得顧客讚賞,是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現在顧客的要求和以前不一樣。他們不會買整個新加坡或整個市場都有的,他們都喜歡自己特別的東西。每一樣東西都是經過我的手自己設計,然後經過師傅打造出來的。只要顧客能欣賞我的東西,我就已經很開心了,不一定說我會在這一件飾品上賺很多錢。」

第三代繼承人70歲的陳素賢和64歲的陳素珊還在使用由祖父傳承下來、以辨別黃金真偽的石頭。(圖:林祥龍)

展品還有50年代的初生嬰兒銀飾禮品、陪葬銀飾以及傳統的結婚金飾。(圖:林祥龍)
牛車水是國家文物局老店鋪文化站計劃下的第四站。當局早前已經和馬里士他、小印度和甘榜格南的老店合作,設立「迷你博物館」。當局明年將在芽籠士乃推行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老店鋪文化站。
「現在顧客的要求和以前不一樣。他們不會買整個新加坡或整個市場都有的,他們都喜歡自己特別的東西。每一樣東西都是經過我的手自己設計,然後經過師傅打造出來的。只要顧客能欣賞我的東西,我就已經很開心了,不一定說我會在這一件飾品上賺很多錢。」
牛車水是國家文物局老店鋪文化站計劃下的第四站。當局早前已經和馬里士他、小印度和甘榜格南的老店合作,設立「迷你博物館」。當局明年將在芽籠士乃推行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老店鋪文化站。
牛車水11間老店設「迷你博物館」 展示歷史文物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