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考慮把組屋換成執行共管公寓(EC)或者二手公寓?公寓和組屋的價格日益懸殊,這使組屋越來越難以向私人房產轉移。
隨著組屋轉售價格的持續下降,預售組屋的持續供應,以及政府規定並非所有舊組屋都有資格進行選擇性整體重建等因素,HDB組屋與公寓的價格差距會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由於集體銷售市場活躍,開發商對土地出售競價看漲,私人房產價格一直處於穩定的上升趨勢。
對於那些預算有限的人來說,私人住宅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推動他們選擇執行共管公寓(EC)或郊區的二手公寓,二手公寓的價格並不會像新項目那樣迅速上漲。
選擇執行共管公寓(EC)還是二手公寓?有哪些因素要考慮?

價格
執行共管公寓(EC)是新加坡一種介於組屋與公寓之間的物業品種。
EC申請人有資格獲得某些公積金住房補助金。例如,作為新加坡公民並且正在申請EC的新婚夫婦,首次申請可以獲得價值高達30,000新元的住房補助金(這裡有完整的補助金清單)。
EC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基礎設施與私人住宅相似,比如游泳池,健身房等,且房價通常低於私人房產。
EC項目的優點在於它們在完工10年後會被私有化,之後將取消諸如買方資格和轉售條件等限制。

資格
新的EC購買資格規定:只有新加坡夫婦和作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夫婦才有資格購買新的EC,同時家庭收入不超過每月14,000新元。
買家在申請之前只擁有或擁有以下房產之一:從開發商購買的HDB組屋、EC或DBSS,以及使用CPF住房補助金購買的二手組屋。簡而言之,符合資格規定的買家可共購買兩種以上的房產,而不是每種房產兩次。
對於二手EC:符合五年最低占用期(MOP)的EC所有者可以在市場上公開出售其EC房產。五年最低占用期根據臨時占用許可證(TOP)的簽發日期計算。
最低占用期之後的第六年到第十年,EC可以出售給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與新EC不同,二手EC可以出售給個人(而不是家庭),前提是賣家是21歲以上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二手EC買家沒有資格獲得公積金住房補助金。

供應
根據市區重建局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共完建2,213個EC單位,還有1,917個單位在建。預計EC的完建數字將在2019年降至1,386,在2020年降至628。
隨著新EC的供應需求增加,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想升級組屋的人可能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私人二手房。

位置
除了供應問題之外,希望居住在市區中心的人,在新EC的購買中選擇有限。
在過去的五年中,大部分新EC都集中在新加坡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其次是西部和東部地區。上一次出現中部地區的EC,還是2001年第三季度推出的碧山苑(Bishan Loft)。
根據橙易地產諮詢公司的研究,碧山苑是私有化EC項目高回報的成功範例。它在2008年最低占用期過後實現了約166%的利潤增長,這都歸功於該項目的地理位置和周邊設施。
潛在的收益
由於EC和私人公寓之間存在巨大的價格差異,一旦EC完全私有化,買方就可以獲得更大的資本增值。
根據橙易地產諮詢公司的研究,在五年和十年後,EC的價格往往會趕上私人公寓。該研究考察了一些可比較的EC和公寓,發現新EC和公寓之間的平均價格差距在20%左右(或更高)。這也意味著新EC的價格通常比同類新私人公寓低20%。

價格差距歸因於EC的各種銷售限制以及土地和建築成本差異。由於EC仍然屬於政府管制範圍,開發商必須對其定價保守。
橙易的研究指出,由於大多數EC的購買需求主要由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推動,EC的資本增值往往是在五年最低占用期過後才能實現。該研究表明,雖然EC可以在私有化後出售給外國人,但需求增長的並不明顯,而且價格差距在10年後僅略微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