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多元的社會
新加坡多金、宜居、安全等多種因素一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國外遊客在此停留或定居,逐漸形成了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

此外,在媒體話語權方面,新加坡的亞洲新聞台(CNA)主要以亞太新聞為主,因為其不卑不亢的報道態度為人稱讚,已經進駐了超過20個亞洲國家和地區了。
同時卡達引以為傲的高額薪水和富裕的外在形象,也吸引著世界上諸多「打工人」前來報到。作為一個穆斯林國家,卡達對女性的包容程度也非常高,最簡單的證明便是在卡達女司機是很常見的。

(圖源pexels)
根據近幾年的不完全統計,卡達人口約260萬,其中公民數量約為30萬人,遠低於外籍人口數,其開放程度遠超想像,真就是「物以稀為貴了」。

同時在新聞媒體上,卡達的半島電視台也深受阿拉伯世界國家的認可,半島電視台憑藉其中肯、理性的報道態度,目前已經進入了全世界100多個地區,向全世界輸出卡達開放多元的文化價值。
從貧窮到富有的逆襲之路
勤奮、富有、投資一把手、回饋國民超多福利,這些都是新加坡和卡達的共同標籤,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其實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富有的,可都是小說中的逆襲男主一般的存在啊。
新加坡從前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是英屬殖民地,沒有自己的話語權,自然也沒有太多的回報。

(上世紀60年代的新加坡)
即使占據著得天獨厚的位置也依舊享受不到太多福利,直到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後才努力奮進,一路向上,在幾代領導人的帶領下,發展經濟、完善法律等各項體系,終於將新加坡打造成了一個現代化、繁榮的國家。

(現在的新加坡)
卡達居民在很久以前以採珠為生。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因為日本養殖珍珠衝擊國際珍珠市場,卡達經濟陷入低谷。現在富得流油的卡達,當年也有全國人民都窮的時候。
另外,卡達和新加坡都是英屬殖民地。

(圖源世界歷史)
直到二戰後英國全球殖民體系崩潰,卡達在1971年正式獨立。
雖然靠著石油和天然氣就能「躺贏」,但卡達從1995年改革後,一直致力於婦女解放、新憲法的建立,積極與世界多國構築良好關係,成功地讓國家實現了現代化,成為世界科技含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圖源pexels)
卡達在後疫情時代成功地舉辦世界盃,也可能成為全球疫情階段性結束一個象徵。新加坡則被盛傳「躺贏」的國家。
經過疫情的洗禮,兩個小國,激流勇進,在國際社會上更加熠熠生輝,宛如雙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