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羅厘接載客工是不少本地建築業者的慣常做法。(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新加坡或許有不少令人稱許的地方,但在維護客工權益這部分,仍有不少尚待商榷之處。
例如,當全新加坡都在追求提升交通安全之際,馬路上卻不時川行著載滿客工的羅厘。
沒有座位、沒有安全帶,客工們就這樣擠在原本用來載貨的車廂中,冒著比一般交通工具使用者更高的風險,往返於宿舍及工作地點。
如此與新加坡先進城市形象格格不入的景象,雖已經歷無數爭辯,卻似乎沒有抹去的跡象。在新加坡的交通法規中,始終留存著允許羅厘載送客工的特殊條款。
7月中旬,本地又發生了兩起涉及羅厘的交通事故,造成37人受傷,其中大多數為客工,讓這已吵過無數次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羅厘載送客工到底該不該被禁止?

7月18日克蘭芝快速公路(KJE)發生三輛羅厘連環撞事故,26人受傷送院,其中大部分傷者為客工。(讀者提供)
53個社區及民間組織上周三(7月26日)聯合發聲,呼籲政府禁止僱主用羅厘載送工人。
他們認為,羅厘的設計本是為了載貨,而非載人。用羅厘載送工人非但不安全,還侵犯工人的尊嚴,讓他們不僅暴露在高溫與大雨中,每次搭乘還得懷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擔憂能否平安抵達目的地。 人權組織為客工發聲的聲明出來不久後,25個相關行業的商會很快發表聯合聲明,反對當局實施禁止羅厘載送客工的規定。
商會組織稱,頒布相關禁令將對業界,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造成挑戰。
商會聲明指出,禁止羅厘載送客工將對相關行業造成深遠影響,除了導致工程延誤,也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工人的生計。
雙方聲明一出,進一步引起社會輿論正反意見的激辯。
長期關注本地客工權益的新加坡巡迴大使許通美教授就直斥,商會擔憂禁令對業者造成衝擊的聲明,說到底都是為了一個錢字:
「他們採取恐嚇戰術來支持自己的動機,說是會造成工程延誤和交通擁堵,但追根究底他們反對的真正原因,就是為了錢。」
許通美說,商會組織更擔心的,是他們得為此付出更多營運成本。他希望公眾別被商會組織的宣傳誤導:
「首先,客工的生命和新加坡人的生命一樣可貴。」
「其次,我們應該像對待自己一樣,同等對待他們。」
「第三,作為第一世界國家,我們應該廢除那些早已和我們的地位及聲望不相稱的老舊做法。」
許通美表示,新加坡大概是全球富裕國家之中,唯一一個仍允許僱主利用沒有座位及安全帶的羅厘來載送客工的特例。

國大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則在推特指出,商會組織根本沒有提出證據說明,使用其他交通方式接載客工為何會導致工程延誤及交通堵塞,因此相關說法充其量也只是一種猜測而已。
無論如何,也有另一派意見認為,直接禁止業者用羅厘載送客工在實務上恐怕窒礙難行。
《聯合早報》交流版有數篇投稿闡述了這種觀點。 其中一則投書指出,禁止羅厘載送客工是談易行難,並列舉三大理據,包括用巴士取代羅厘不符成本效益、客工宿舍停車位不足及額外增加的成本恐怕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另一則投書則建議,與其禁止羅厘載送客工,還不如加強羅厘司機的駕駛技術,並透過降低羅厘速限,來提高安全性。
面對社會上正反意見的拉鋸,交通部和人力部等各政府部門周三(8月2日)發出聯合聲明強調,當局清楚知道安全接載工人的重要,但也明白若禁止用羅厘接載工人,會給企業帶來挑戰,因此政府鼓勵企業安排其他方式接載工人,但不會強制禁止企業用羅厘載人。
簡而言之,就是保持現狀。 先進國家該有先進國家的「樣子」
人權組織的訴求、商會組織的反彈和當局的回應,似乎讓一切又回到原點,但並不令人太感意外。
新加坡為了塑造親商環境,勞工條件與一般先進國家原本就存在一些落差。在處理幫傭休假、客工住宿等問題上,新加坡也被視為保護僱主多一點,政策更傾向資方。
但這也是新加坡的兩難之處。我們除了有面向國際的跨國大企業,也有不少運營觀念上仍未和國際脈動同調的中小企業。
那份商會聲明中就特意強調了這點: 許多大型公司都已完全或部分停止用羅厘接載工人,但大部分中小企業仍面對實際的挑戰。
政府不想順得哥來失嫂意的立場不難猜測,但若只是「鼓勵但不禁止」,選擇維持現狀,即意味著新加坡未來仍會持續受到質疑:
新加坡已是第一世界國家,為何仍留存著無法保障客工安全的落後做法?

客工們擠在毫無安全性可言的羅厘後車廂。(海峽時報)
或許商會組織的反彈不無道理,直接禁止羅厘接載客工,會讓企業陷入生存的困境。
但無法一蹴而就,並非什麼都不做的藉口。若連第一步都沒踏出,遑論抵達終點。
除了「鼓勵」,為禁令的實施設下時間表,要求相關中小企業逐步改善,至少在涉及成本的觀念上必須先進起來,再輔以適當補助,增加其改進的誘因,不啻為可行做法。
新加坡社會也應逐漸建立共識,體認改善客工權益,勢必得付出一定代價。
即便這可能意味著,無法與時俱進的中小企業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即便這可能意味著,消費者得付出更高的價格。
在此套句新加坡社會學者Shannon Ang嚴厲卻又不失道理的話:
「如果新加坡的建築業只有透過壓榨客工才能永續經營,那一定是某方面出了差錯。」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既然新加坡已位列第一世界,就該勇敢在維護客工權益方面大刀闊斧,用更高的標準來嚴己律人,擁有先進國家的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