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國內
我們已經習慣隨時隨地
使用手機進行掃碼支付
越來越多的人出門不帶錢包
在兜里放一隻手機就足夠了
國內的移動支付早幾年就開始興起
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但是如果你在新加坡待的時間比較長
就會發現
為什麼新加坡人不習慣用移動支付?
李顯龍總理在去年的群眾大會上
就聊起了這個話題
調侃人力部長林瑞生
因為不知道掃碼付款而鬧出的笑話
同時還鼓勵新加坡
向中國學習電子支付領域
擺脫現金付款
在這之後
政府就開始著手打造
新加坡的「二維碼付款」
經過一年時間的努力
如今移動支付的途徑已經很多
並且交易數量截至到目前已經翻了一倍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研究發現
新加坡消費者
主要使用電子錢包進行小額交易
消費者每周低於100新元的
小額交易增長了114%
而高於100新元的交易量
也有88%的增長
數據顯示
在星展銀行的電子錢包PayLah!
推出後,移動支付使用量迅速增長
小額交易(低於100新元)占比最大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政府的大力推廣
如今新加坡的移動支付
交易額過去兩年翻了一倍多
從2016年初的2.18億美元
增加到2017年底的4.7億美元
在新加坡採用二維碼技術後
接受小額支付的商戶
銷售額提升了7%
與大型商戶相比
小商戶的銷售額有顯著增長
移動支付的低成本
也讓當地的創業者獲得了更多的收益
新開業的小型店鋪的刷卡銷售額
提高了11%
較為成熟的小商戶增長了2.1%
移動支付途徑

Paynow

Paynow由新加坡銀行公會主導開發
支持7家銀行的用戶使用
用戶只要將手機號或身份證
與銀行戶口綁定
就可以輕鬆轉帳了

星展銀行Paylah

Paylah!
屬於星展銀行獨立的App
可以在銀行同App用戶間轉帳
現在也能跨行轉給Paynow用戶
但不同於Paynow的是
它是銀行帳戶分出來的獨立零錢包
除了轉帳功能外還可以用來付款

三星Pay&蘋果pay

Apple Pay和Samsung Pay
大家一定不陌生
因為在國內
這兩大手機非常普及
而自帶的付款app也非常方便
只要通過綁定銀行卡就可以隨便刷了
而且最大的好處是
走出國門也可用哦!

NETS

NETS應該是新加坡最普及的支付應用
根據NETS網站的資料
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本地人
使用NETS付款
其中包括食閣的攤位等等
想在食閣吃飯也可以不用帶現金了!

Singtel Dash

Nash由Sintel和渣打銀行聯手打造
全島超過2萬個使用網點
包括Cheers、7-11、食閣等等

Fave Pay

無現金支付App Fave
已在東南亞3國推出的Fave Pay
主要客戶是是用Fave
進行餐飲和生活時尚消費的用戶
使用Fave付款的同時
還可以享受返現以及各種優惠
目前有超過5000家東南亞門店
可以使用Fave

Grab

Grab比較像國內的滴滴打車
自從Uber退出後
Grab幾乎是壟斷了
新加坡打車應用的市場
除了此外Grab還推出了一系列新服務
例如Grabfood
也就是國內的美團外賣了
Grabpay相當於支付寶
轉帳、付款都行

Paypal

Paypal應該是這裡名氣最大的
電子支付了
作為最早的一批電子支付
Paypal覆蓋全球多個國家
之所以被大家熟知
是因為海淘很方便
無需國外銀行卡就可以綁定付款!
小文相信
在未來的某一天
移動支付肯定會在新加坡普及
到那時
真的就是一個手機走天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