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經濟在 2023 年經歷了疫情後的復甦,預計在 2024 年的經濟前景更加光明,預計今年的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但也面臨著全球和地區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通貨膨脹率和利率也將有所調整,對借貸和儲蓄的影響不一。

圖源:路透社
與此同時,歐洲和中東地區持續的衝突,以及其他影響經濟前景的地緣政治發展,鑒於這種種跡象,年輕人如何應對這些經濟變化,做好財務規劃,保持生活質量呢?讓我們來看看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的分析和建議。
01 全球經濟放緩,新加坡經濟增長較快但低迷
根據國際機構和銀行的預測,2024 年全球經濟將出現溫和的放緩,但不會陷入衰退,主要的原因是能源和食品市場的混亂,以及各國央行為應對通脹而收緊貨幣政策,全球經濟增長的不平衡性也將持續,一些地區和國家的表現將優於其他地區和國家。

圖源:路透社
新加坡經濟則有望在 2024 年實現較 2023 年更快的增長,主要得益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逐步復甦,以及出口和製造業的萌芽。新加坡政府預測 2024 年 GDP 增長 1% 至 3%,與私營部門經濟學家的預期相符,不過,這一增長速度仍然低於新加坡的潛在增長率,反映了新加坡經濟的結構性挑戰和外部不確定性。
儘管風險比比皆是,但世界經濟在經歷了多年來最激進的貨幣緊縮周期後應該能夠實現軟著陸,與貿易相關和外向型的服務業,包括批發貿易和金融服務,將在2024年恢復正增長。
02 通脹緩和,但仍具有「粘性」
2024 年,新加坡的通脹水平預計將低於 2023 年,但仍然高於長期平均水平,這意味著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必需品和服務方面。新加坡政府預測 2024 年整體通脹平均為 3% 至 4%,而核心通脹平均為 2.5% 至 3.5%,核心通脹不包括住宿和私人交通費用,更能反映國內需求的變化。

圖源:雅虎
隨著全球食品價格繼續回落,而服務業通脹隨著2024年工資增長放緩而緩解,新加坡的核心通脹將進一步放緩。
影響通脹的因素有多種,包括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尤其是能源和食品價格,以及新加坡的政策調整,如商品及服務稅和碳稅的上調,以及水價和鎮議會服務和養護費的上漲。
此外,新加坡經濟受到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支撐,也可能推高工資和服務業的成本,大多數行業的就業人數都出現了凈增長,這反過來又支持了國內需求。經濟學家表示,這些因素將使通脹保持「粘性」,即難以快速下降。
03 利率適度調整
2024 年,新加坡的利率水平也將有所變化,主要受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的政策影響,美聯儲是全球最重要的央行,其設定的利率會影響全球的資金流動和借貸成本。

圖源:雅虎
新加坡的利率不是由金管局設定的,金管局通過調整匯率設置來管理貨幣政策,但新加坡的利率大致與美國的利率一致,因為新加坡的貨幣政策是以美元為錨的。
自 2022 年 3 月以來,美聯儲已經大幅加息,以應對美國的通脹壓力和經濟增長,這也導致了新加坡的利率上升,給借款人帶來了更高的還款負擔。不過,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將在 2024 年下半年開始降息,以避免過度收緊貨幣政策,引發美國和全球的經濟衰退,這將使新加坡的利率也隨之下降,給借款人帶來一些緩解。
銀行預測,新加坡的 3 個月復合隔夜平均利率(Sora),即各種貸款的基準利率,將從 2023 年 11 月的 3.75% 降至 2024 年底的 3.28%。

2024年的經濟逆風
李顯龍總理在新年致辭中警告說,新加坡人必須預見到未來幾年外部環境將「不利於我們的安全與繁榮」。
他說:「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將繼續影響全球經濟。在我們自己的地區,由於南中國海的主權主張以及海峽兩岸的局勢,存在著緊張局勢和風險,這些可能會影響對該地區的信心,從而影響我們的增長。」
經濟學家則強調了一些可能削弱其經濟前景的風險,馬來亞銀行的蔡博士和李先生表示,2024 年的一個主要下行風險是全球經濟衰退,如果事實證明通脹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可能會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儘管他們的基本情況預測是軟著陸,但他們「不能排除」這種風險,中國經濟進一步下滑也可能增加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
經濟學家也在密切關注「衝突前線」的事態發展,並列舉了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和加沙衝突等例子,以及全球主要航線上途經的船隻面臨的威脅——葉門胡塞武裝分子襲擊紅海。
大華銀行的報告預計,遏制加沙衝突將成為全球經濟的「基本情況」,儘管他們「確實看到了升級的不可忽視的風險」,如果衝突升級並蔓延到該地區其他地區,並涉及伊朗等主要產油國,可能會危及原油供應,並可能推高油價。
預計世界上許多國家也將於今年舉行選舉,從近至鄰國印度尼西亞到遠至美國。華僑銀行的凌女士表示,「附加一些選舉風險溢價是謹慎的做法」,特別是在出現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定於 2024 年底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也將受到經濟學家的密切關注,渣打銀行將其描述為「市場的關鍵政治風險事件」。
銀河-聯昌的宋先生指出,下一任美國總統的選舉將對影響全球經濟的各種因素產生巨大影響,例如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以及美國在大選中會採取更加合作還是保護主義的立場。

04 年輕人如何應對經濟變化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年輕人應該如何做好財務規劃,保持生活質量呢?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給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圖源:雅虎
保持財政審慎,為安全網儲蓄:雖然 2024 年的通脹和利率預計將降溫,但這並不意味著物價和借貸成本已經回到了大流行前的水平。年輕人仍然需要關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支出,並仔細規劃預算。此外,還要考慮到全球和地區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為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或收入減少做好準備。因此,建議年輕人保持足夠的應急資金,一般來說,至少相當於三到六個月的生活開支。
防止通貨膨脹侵蝕儲蓄價值:除了應急資金外,年輕人還應該尋求措施,防止通貨膨脹侵蝕其儲蓄價值。這意味著要尋找一些能夠提供穩定回報的投資工具,例如政府帳單和定期存款,或者一些能夠跟隨通脹上漲的基金,例如房地產信託基金或通脹保護基金。當然,投資也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目標進行,不要盲目追逐高收益,也要注意分散風險。
利用利率下調的機會,但不要急於購買:如果 2024 年的利率真的下降,那麼對於借款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們可以享受到更低的還款負擔。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個人應該急於購買,尤其是一些大額的貸款,例如房屋貸款或汽車貸款。因為這些貸款的期限很長,而利率的變化是不可預測的,未來的成本可能會變得更高。
因此,在考慮購買之前,要評估自己的長期承受力和購買力。除了利率水平,還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貸款額度、首付比例、債務收入比等,這些都會影響個人的貸款能力和購買力。因此,在做出購買決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財務規劃,確保自己能夠承擔未來的還款義務,不要過度負債。
抓住投資機會,但要有長期視野:如果 2024 年的利率下降,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機會,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較低的借貸成本,來投資一些有潛力的資產,例如股票、債券、基金等。不過,投資也要有長期視野,不要被短期的市場波動所干擾,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投資組合,同時注意分散風險,避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圖源:雅虎
2024 年新加坡經濟將面臨一些挑戰和機遇,年輕人應該保持財政審慎,防止通脹侵蝕儲蓄價值,利用利率下調的機會,但不要急於購買,抓住投資機會,但要有長期視野,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中,保持生活質量,實現財務相對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