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新聘護士和年齡在46歲以下的護士,每4至6年也可以拿到兩三萬新幣的「挽留金」!

但是,即使待遇豐厚,阿玲卻認為在新加坡工作壓力比較大,擔心因為自己的抗壓能力也不怎麼強, 去了新加坡會扛不住。
她的父母也不希望她離開新加坡,醫院的工作也不允許她像其他人那樣天天過長堤回家。
現在她也陷入了糾結之中。

示意圖
當然,數據不會說謊,那麼多馬來西亞人定居新加坡,除了薪水高的因素外還有很多。一名化名為大C的男子就說,自己堅決來新加坡,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再也不回馬來西亞!
他說,自上世紀70年代實施土著人優先以來,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經濟地位削弱,財富占比降低,連「考公」都難上加難。
另外,馬來西亞公立大學入學也實行種族配額制,而非按成績錄取。這就導致了華人上大學難,進入好專業更難。大C說,再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過這樣的日子了。

「馬來人優先」的運動,圖源:The Associated Press
不過,這些年,並不是只有馬來西亞人移居新加坡,出於物價和生活習慣的考量,也有不少新加坡人選擇住在新山,早上再回新加坡上班。

人在獅城漂,不管是馬來西亞人還是中國人,這類外國打工者群體,在新加坡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有人說,新加坡,是個相信努力的地方,同時更是個沒有絲毫憐憫的國度,眼淚在這裡沒有絲毫粘度。
新加坡或許不相信眼淚,但生活,更不相信眼淚。
所以他們前赴後繼地來到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