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外華人比例最高的國家,大家一定會不約而同想到是新加坡,新加坡75%以上人口均為華人。如果不按主權國家,僅以地理分布而言,那華人比例最多就是位於印度洋上的澳大利亞海外領地 - 聖誕島了,華人比例達到了80%以上。
但是你知道嗎?聖誕島曾經屬於新加坡,而且是新加坡賣給澳大利亞的。
好奇寶寶們就會問了,聖誕島離新加坡這麼遠,為啥屬於新加坡呢?又是什麼原因被「賣」給澳大利亞呢?

新加坡、聖誕島和澳大利亞的相對位置
這就要從聖誕島的歷史沿革說起了。
1643年12月25日英國人威廉·邁納斯(William Mynors)船長發現該島,當天剛好是聖誕節,就命名為聖誕島。
1688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家丹皮爾第一次登陸聖誕島。聖誕島河流極少,資源貧乏,距離大陸較遠,而且是個火山島,沒有引起殖民者的興趣。
1888年英國將聖誕島劃歸海峽殖民地,這為新加坡未來「直轄」聖誕島奠定基礎。
1901年之後,同為英國殖民地的澳大利亞逐步獲得自治權,一些澳大利亞的工礦業資本也開始進駐聖誕島,成為了磷酸鹽礦的擁有者。

聖誕島目前人口約1,800多人,大部分居住在島北部飛魚灣,
最大族裔是華人,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馬來語和粵語。
1942年-1945年聖誕島被日軍占領。
1946年再次成為海峽殖民地的屬地。
二戰後,英國資本大批撤出聖誕島,對殖民地的行政區也進行了調整,新加坡成為了單獨的殖民地並管轄聖誕島。後來聖誕島發現大量磷酸鹽資源(生產化肥的原材料)。為了開發磷酸鹽資源,英國鼓勵新加坡的貧困華裔南下開發聖誕島的磷酸鹽資源,大批華裔南下湧入聖誕島,成為了當地的主要居民。
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進一步深化,新加坡自治運動引起了澳大利亞的不安。尤其是聖誕島上的澳大利亞礦主,擔心自己的礦山被日後獨立的新加坡國有化。因此,澳大利亞希望在新加坡獨立之前爭取到聖誕島的主權。

聖誕島旗幟
新加坡和聖誕島的居民主要以華人為主,英國不希望華裔為主的新加坡獨立後擁有聖誕島。相比於新加坡,英國議會傾向於將聖誕島的所有權交給澳大利亞。

位於聖誕島半山區的「甘榜」組屋,60年代末由新加坡建屋局受英國磷礦開採公司委託建造,主要為島上的礦工提供住宿。
1958年,英國利用新加坡尚未獨立,無法行使主權之際,直接做主將聖誕島的主權交給了澳大利亞。新加坡雖不情願(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聖誕島面積相當於新加坡本土面積的20%了),也只能含淚簽訂《1958聖誕島法令》,得到了290萬英鎊的磷酸鹽補償費,至此新加坡把聖誕島「賣」給了澳大利亞,正式移交澳大利亞管理,成為澳大利亞的外領地,行政上屬印度洋領地,澳大利亞國會選區屬北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