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早報最新報道:新加坡本地組屋轉售價過去10年平均上升三成,各地區組屋價格漲幅差距大。
數據顯示,過去10年本地組屋轉售價上漲最多的前三個地區為中央區CBD、金文泰和紅山,分別達113%、56%和55%。
受訪分析師指出,各地區價格漲幅差距大,凸顯了地點的重要性,而組屋屋齡也有一定關係。
根據建屋局的劃分,中央區的範圍包括濱海東、濱海南、紐頓、烏節、歐南、里峇峇利、梧槽和新加坡河一帶。
截至去年第一季,中央區共有1萬2316個組屋單位。

組屋價格主要與這三點因素有關:地點、數量、新舊程度。
例如:三巴旺組屋價格漲幅偏低,是因為該區距離主要就業中心如淡濱尼、中央商業區和波納維斯達等較遠。
此外,物以稀為貴,除了地點的差別,中央區的組屋數量也比較少,所以價格相對來得高。三巴旺的地點則在郊外,供應量非常多,選擇也較多,平均組屋價格漲幅就會少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組屋的屋齡與房價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新組屋的房價上升空間會更大。
以大巴窯的四房式組屋為例,建於1979年以前,屋齡超過40年的單位去年底轉售價約為40萬元,比10年前增加了22%;建於2000年以後,屋齡不到20年的單位平均轉售價約70萬元,相比10年前增加了40%。
雖然舊組屋價格上升空間不大,不過屋主們不必急著脫售舊組屋,可以等公積金局宣布使用公積金購買舊組屋的新政策後才決定。
註: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不久前宣布,國家發展部和人力部在探討如何放寬公積金購買高屋齡住房的相關條例,計劃近期內公布細節,今年5月起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