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微(Fernvale)民眾俱樂部屬於最新一批翻新後的民眾俱樂部。(網際網路)
新加坡有一道別致的人文風景——民眾俱樂部(Community Club,簡稱CC)。全國一共有108間。
在中國工作過或住過的蟻粉應該會私下覺得,這些民眾俱樂部與中國國內的街道辦事處(簡稱街道辦)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啊~~兩者都有「組織居民開展經常性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的功能。
紅螞蟻族長一聽到CC,立即張嘴就說:「哎呀,我小時候也去過啦,昏昏暗暗好像永遠沒錢換燈泡、讀書室悶熱無比只有電風扇慢慢旋轉、一台老舊電視機播放著不知名的電視劇,旁邊圍了一堆人在看。」
蟻粉對CC的印象如果也和族長一樣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哦,那你應該多出來走走了。新加坡的CC早就變了樣:變大、變美、還具備多功能,有些的奢華程度並不比公寓會所差。
近年來,翻新後的CC除了推出烹飪、瑜伽、音樂、美術等課程,還把各種咖啡座、健身房、一整個小販中心,甚至是游泳池全部「搬」進空間裡。
來吧,跟紅螞蟻一起逛逛全島與眾不同的CC,看看哪一區的居民最有福氣。
東部
淡濱尼天地 (Our Tampines Hub)

淡濱尼天地外觀。(網際網路)
由人民協會管理的淡濱尼天地(Our Tampines Hub,簡稱OTH)其實就是一個綜合性質的「民眾俱樂部」,也是目前新加坡最大的一站式綜合社區和生活場所。
這裡設有六家政府部門,包括人民協會、東北社區理事會、建屋發展局、勞動力發展局、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及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屬下的ActiveSG。此外,淡濱尼體育館,淡濱尼游泳池,社企小販中心,零售商店和淡濱尼圖書館,也同樣安置在同一屋檐下。(這也太強大了吧?)

(網際網路)

淡濱尼天地體育場的五千個座位,適合舉辦不同活動。(人民協會網站)

淡濱尼天地圖書館。(網際網路)
芽籠士乃大廈(Wisma Geylang Serai)
同樣由人民協會管理的芽籠士乃大廈(Wisma Geylang Serai,簡稱WGS)也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民眾俱樂部」,它也同時是以馬來文化著稱的芽籠士乃一帶的文化中心。
芽籠士乃大廈建築除了保留傳統元素,場地內包括芽籠士乃民眾俱樂部,東南社區發展理事會,馬來文化遺產展覽館,託兒所,文化藝術團體等相關設施。

芽籠士乃大廈。(聯合早報)

(網際網路)

不同服務及設施在同一屋檐下,方便居民參加。(芽籠士乃大廈面簿)

(芽籠士乃大廈面簿)
2018年竣工的芽籠士乃大廈結合了現代設計和傳統元素,例如,高高的雙斜屋頂和浮腳都是傳統馬來屋的設計。建築除了融入了傳統馬來村莊的建築元素還強調場地內的自然通風,節省能源。
白沙伊萊雅民眾俱樂部(Pasir Ris Elias CC)

白沙伊萊雅民眾俱樂部。(人民協會網站)
「玩具活動室」(Toy Library),大家應該很少聽誰說過吧。白沙伊萊雅民眾俱樂部在2016年翻新後正式在俱樂部內開放兒童玩具活動室。新增設的玩具活動室是為有特殊需求的孩童提供一個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平台,同時也能讓監護人容易確保孩子的安全。
由東北社區發展理事會發起的東北社區玩具圖書館(North East Community Toy Library)有50多種不同的玩具,每日從上午10點至晚上9點開放給公眾。

玩具活動室。(網際網路)
民眾俱樂部這些年來不斷翻新,豐富了居民的物質生活,也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
從只有一台共用的電視機CC,到如今將交通中轉站、小販中心、託兒所、家庭診療所、游泳池、天文台、KTV等設施全安置在同一屋檐下的改良版CC,民眾俱樂部給居民所提供的不僅僅是個空間,更是一個讓自我不斷提升的平台。
民眾俱樂部真的堪稱為新加坡人的「第二個家」,這個周末就到離你家最近的CC走走吧。
西部
吉豐民眾俱樂部(Keat Hong CC)

吉豐民眾俱樂部。(海峽時報)
民眾俱樂部里有健身房或籃球場可能不會讓你感到新奇,那如果民眾俱樂部里有一整個保齡球場呢?
吉豐民眾俱樂部就是新加坡首個設有保齡球場的CC。想預約吉豐民眾俱樂部保齡球場,可點查看CC的網站。

(海峽時報)
該民眾俱樂部位於蔡厝港地鐵站對面的黃金地段。俱樂部里的設施還包括24小時健身房,籃球場,家庭診所和國立大學醫院運營的兒童發展中心,為發展和學習等方面出現障礙的孩童提供協助。CC內也設立不少自動販賣機,提供居民不同健康餐飲選擇。

吉豐民眾俱樂部提供的健康餐飲選擇。(GYMMBOXX面簿)
信佳凱秀民眾俱樂部(Senja-Cashew CC)

信佳凱秀民眾俱樂部。(人民協會網站)
對保齡球場不感冒?那具備八個泳道的巨型游泳池的民眾俱樂部應該會引起你的關注吧?

(海峽時報)
信佳凱秀民眾俱樂部是新加坡首間結合民眾聯絡所和體育館的CC。
該CC就坐落在武吉班讓中心和武吉班讓大廈(Bukit Panjang Plaza)對面。裡面擁有各種現代化的體育設施,包括一個八個泳道的游泳池、一個水力按摩池、水上兒童遊樂場、羽毛球場以及籃球場等運動設施。
下次想運動,知道應該上哪兒了吧?
中部
牛車水民眾俱樂部(Kreta Ayer CC)

牛車水民眾俱樂部。(網際網路)
牛車水民眾俱樂部除了和其他俱樂部一樣,提供不同設施與活動來促進居民之間的關係之外,隔壁還有一個「好兄弟」——牛車水人民劇場,可說會舉辦中華文化演出的最佳場所。
年長一輩可能會記得成立於1969年的人民劇場前幾年環境狀況差強人意,屋頂還會漏水,而且電子系統還時常故障,影響了居民去那裡觀賞演出的興致。
自2017年1月起,人民劇場改由人民協會管理,進行為期一年的大規模翻新後,也順理成章成為牛車水民眾俱樂部的一部分。

(網際網路)

人民協會接管牛車水人民劇場後,翻新劇場設施。(聯合早報)
翻新後,劇院有了更好的燈光及音響設備,也可容納1000多人,每年將進行約60場演出。通過翻新與不同的演出,人民協會希望鼓勵居民學欣賞並更了解中華文化。

茶陽大埔會館在牛車水人民劇場舉行"客家文化之夜"演出。(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 )

2019年在牛車水人民劇場舉辦的新春表演。(海峽時報)
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Tanjong Pagar CC)

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人民協會網站)
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專門提供美術和陶藝課程。
俱樂部里還設有專屬的陶藝工作室和藝術工作室。放眼全新加坡,也只有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里擁有自己的窯,方便學生能夠製作陶瓷作品。
除了陶藝,該俱樂部也提供油彩畫、舞蹈、古箏和傳統粵劇的課程。紅螞蟻覺得這一區的居民一定很有藝術細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