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會復會時,向議員和民眾就兩件事做出解釋:
1)交通部長易華仁牽涉貪腐案後被捕接受調查的前後時間線
2)國會議長陳川仁和議員鍾麗慧的婚外情事件內幕

在對外公布易華仁一事的進度時,李顯龍說易華仁在停職接受調查期間,月薪將降低到8500新幣。
一些本地網友留言感嘆:易華仁什麼都不做,一個月還能領8500新幣的薪水......

對此,李顯龍前天在國會裡做出了更多解釋。
李顯龍回應更多人的疑問:
為何易華仁還能拿8500月薪?
說起來,一些國會議員似乎也有相同的疑問。在前天的國會會議里,他們就易華仁一案向李顯龍問詢得到更多回應。
1)易華仁被要求停職,為何還能領薪水?
這個問題由新加坡前進黨的非選區議員潘群勤提出。
他進一步指出,部長並不是低薪階層,放無薪假理應不會影響到易華仁的生活。
李顯龍則表示,作為總理他必須公平對待涉事的部長。他表示,易華仁現在沒有被定罪,甚至檢方都沒有對他提出控告,突然告知易華仁「不能領薪水」是不公平的。

圖源:Yahoo
此外,李顯龍也表示,處置被停職的部長並無先例,因此他採取了對待公共服務部門的公務員的類似做法。
比如,中央肅毒局前局長和前民防總監在被貪污調查局調查期間也被停職了,他們當時也都領取了部分薪水。
2)易華仁的薪水為何是8500新幣?
在回應這個疑問時,李顯龍表示「8500新幣」這個數字是經過仔細考慮後決定的。
他指出,公共服務領域在處理這類情況的方式是,先暫停這個人的職務,讓他領半薪,直到事情了結。而半薪設有上限和下限。

圖源:彭博社
他也透露,8500新幣大約為上限數字。不過,這遠比易華仁一半的月薪少得多。
如果最後發現涉案人無罪,則之前沒有的領的薪水可被一次性領取。如果涉案人被判有罪,他將被停發工資,其他後果也會隨之而來。
3)易華仁可另行領取議員津貼?
李顯龍承認,在易華仁被停職期間,他依舊可以領取議員津貼。議員津貼的金額為192500新幣。
李顯龍解釋到,議員津貼和部長薪水是兩碼事。想要停發議員津貼,就必須通過發起國會動議暫停易華仁議員職務後才行。
「作為總理,我無權對此進行干涉。」李顯龍表示。

易華仁曾任西海岸集選區議員多年,圖源:mothership
除此之外,李顯龍也對「為何在今年5月底就已經得知易華仁牽連進了案件,但卻沒有立即行動對其停職」做出回應。
他表示,當時他「沒有理由」讓易華仁放無薪假,他也不能告訴易華仁貪污調查局正在調查他,只能暫時讓易華仁繼續履行職務,並在一旁確保在這段時間內易華仁「不會把坑越挖越深」。

易華仁在這期間與柔佛州務大臣會面,圖源:易華仁臉書
另有議員在國會上向李顯龍詢問質疑道:
如果總理總統如果都不批准貪污調查局的調查,那是否案件最終就會不了了之?
對此,李顯龍認為,目前新加坡針對貪污調查已經實行的是「雙鑰匙制度」了,即總理和總統都有權力批准展開調查。
「貪污調查局要向某個人報告,它也必須向某個人報告,不然它總不能向神報告吧?」
「是否我們現有的體系就萬無一失了?不是的。總理也有可能貪污,總統也可能會犯錯,不過這是人類可以設計的最好的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了。這套體系運作的前提是新加坡必須委任誠實的人來負責這件事,而這就是這套制度在新加坡的運作方式。」

圖源:PMO
在昨天長達數小時的辯論中,李顯龍面對多位議員的詢問,一一回答了他們的疑惑。
不過,還有一些網民無法對李顯龍的說辭表示認同,這大都集中在了易華仁薪水問題上面。

「這是荒唐的。我們公眾可以享受和他(易華仁)同樣的待遇嗎?為什麼他(易華仁)不工作還能拿工資?如果錢來自你的口袋,我無話可說,如果來自納稅人的話,那我完全不能接受。」

「沒有一個我認同的解釋,這還是第一次對事情的處理方式感到失望...」
也有情緒不那麼激動的網友,提出了一個他認為的可行性建議。

「無薪休假才是出路。他(易華仁)都已經賺了數百萬新幣了。如果最終發現他無罪,那就全部補給他」
新加坡網友如此情緒激動,最大原因或許是,新加坡部長本身就是高薪群體,「廉政」本就是民眾對他們的最基本要求。
以易華仁為例,他一年的年薪至少在百萬新幣以上......
新加坡部長薪水大起底
「高薪養廉」曾被人怒批?
在新加坡,公務員的薪水其實是以相對透明的。政府高級官員的薪水也一樣。
新加坡政府曾在2017年對外公布了一份表格,上面清楚列明了部長每年能領取的薪水數字。

圖源:2017年新加坡政府報告
其中,MR1-MR4為部長級別薪水,根據資歷的不同,部長們拿到的薪水也不同。
雖然無法得知易華仁現在所處的薪水到底是多少(沒有公開數據),但翻看易華仁的公開履歷,他自2011年起就開始擔任正部長職務至今(歷任總理公署部長、貿工部部長等職位),因此,他的薪水有可能不止110萬新幣。

易華仁曾和李顯龍一起在2017年出席某特殊學校活動,圖源:李顯龍臉書
新加坡部長之所以薪水那麼高,和建國總理李光耀制定的「高薪養廉」制度有關。
早前,李光耀曾對外說:如果不讓最精英的人才為社會服務,那將是國家的損失。但是,精英們原本可以做醫生、律師、教授、企業家……如何讓他們放棄唾手可得的數百萬新幣年薪死心塌地從政為社會服務呢?
因此,用高薪吸引人才,就是當時新加坡政府給出的方案。

圖源:Business Times
在這個基準下,新加坡於1994年公布了官員薪酬水平與市場和社會薪資水平掛鉤的基本制度框架。
框架選定6類職業,即:銀行家、會計師、工程師、律師以及製造企業和跨國公司中的中高層管理者為參照對象。
每隔五年,這份部長薪金框架也會重新拿出來檢討一次,以應對時代的發展。

某一年聯合早報刊登的頭版頭條
不過,拿了這麼高的薪水,就必須為人民做實事。
2010年,李光耀在接受《國家地理》專訪時說道,所謂高的薪養廉,就是政府支付部長一定薪金,讓他們靠這份薪水打點自己的一切。
「不像在其他國家,部長雖然薪金不高,但有許多的額外津貼和優惠,就連一些最低薪的部長,他們的妻子都穿得珠光寶氣,住的也是豪宅。所以,新加坡人必須決定他們是要部長領低薪,然後出現像英國議會那樣的把戲?」李光耀這麼說道。

圖源:Business&Leadership
在新加坡這個薪資體系下,政府也規定了所有公務員只能領取一份薪水,不管身兼多少個職位。
像是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就不能拿兩份薪水了~(不然他薪水比總理李顯龍都要更高了...)
另外,他們的公務應酬的開支都會將列出來,由部長的秘書記錄並交給審計官員審查。所以每項帳目都明明白白,民眾也一清二楚。

圖源:南華早報
事實上,這些年,很多部長從政看重的也並不是這份高薪,而是更想要實現平生抱負。
他們明明可以在其他領域拿到更多薪水,但最終還是選擇「棄職從政」。
比如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他在不久前就爆料,稱自己在從政前當律師時的收入比從政後高不少,光是在2005年-2007年,自己就交了200萬新幣的稅款!

來源:早報
新加坡的「高薪養廉」,在制定者看來,只是政府為公務員們(包括部長和總理等高官)提供一個不需要他們擔心生活,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上的薪水罷了。
這些年以來,針對新加坡「高薪養廉」的研究從沒間斷過。其中有一篇文章的作者就認為,「高薪養廉」只是新加坡政府反腐的一個表象,實際上,新加坡強有力的輿論監督及透明度,才是保持新加坡風氣良好的最大倚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