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府推出的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把外國人購買房地產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從30%大幅調高至60%,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可能影響外國買家的買氣,高檔私宅價格增速今年會放慢。

過去五年,高檔和中檔私宅價格差距顯著收窄,從56.5%收窄至16.9%。與此同時,本地人購買高檔私宅的比率正不斷上升。
隨著新一輪降溫措施推出,受訪分析師普遍認為,高檔私宅價格的增速會放慢,而更多本地人會「晉升」成為高檔私宅買家。
根據合登集團(Huttons)研究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冠病疫情前,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的新項目中位數尺價從2018年的2717元,在今年4月底上升至2912元,漲幅約7%。相比之下,同時期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CR)的中位數尺價則從1736元上升至2491元,漲幅達30%。
由於中檔私宅漲勢比高檔私宅來得猛。這也使得兩者之間的價格差距不斷縮小。
中檔私宅價格升幅快過高檔私宅,主要是因為有更多中檔的新項目推出,以及提升者有更強勁需求。
雖然新的中檔私宅價格上升顯著,但轉售私宅價格則落後,這是因為轉售私宅一般以較慢速度跟上新項目價格。
一般來說,外國買家傾向購買高檔私宅,今年第一季外國買家購入的高檔私宅有159個,同比增加123.9%,占高檔私宅交易的62.3%,比一年前49.0%有顯著的提升。
隨著政府4月底推出的新一輪房地產降溫措施,把外國人購買房地產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從30%大幅調高至60%,受訪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可能影響外國買家的買氣,高檔私宅價格增速今年會放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