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仰臥起坐式抗疫」還能堅持多久?

新加坡防疫政策自從去年的「阻斷器」措施開始,包括高警戒解封階段等,已經到了第四輪「封城」階段,被人戲稱為「仰臥起坐式抗疫」。
新加坡官方抗疫三人組貿工部長顏金勇、財政部長黃循財和衛生部長王乙康近日在《海峽時報》聯合撰文指出,「新冠病毒很可能會成為地方性流行病。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會繼續變異,並在社區內存活下來。」

實現與新冠病毒共存,新加坡提出幾步計劃,包括:第一步,廣泛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新加坡計劃在今年8月9日前讓三分之二的人口完整接種疫苗,並且將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拓展至能持續多年的疫苗接種計劃。
文章還指出,接種率達到一定程度後,接種過疫苗再確診的人一般會出現輕微症狀。「由於病患身邊的人也都接種了疫苗,傳播風險也會減低,所以也不會太擔心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新加坡也推出了居家康復計劃、社區護理設施和社區治療設施,這些將有助於減輕醫院的壓力,確保冠病病患被安置在適當的設施裡面,而不是直接送往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