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個人所得稅

對於在新加坡工作的小夥伴們來說,可能很多人來坡之前會問「我們的工資是稅前還是稅後」,也有不少人是來坡很久後才知道這事。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
按照新加坡法律規定,新加坡公民、在新定居並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PR)、全面在新加坡居留或工作183天以上(含183天)的外籍人士(公司董事除外),均為個人所得稅納稅對象。如果你在新加坡境內居住超過61天但是又不滿183天,則不交個人所得稅,但需要按照15%-22%不等的稅率去交消費稅。
這裡的183天,是指你再新加坡就業期間,逗留在新加坡的天數,包括周末和公共假日。就職期間因為合理理由出境新加坡,例如海外度假或者出差等,也會計算在逗留時間之內。
多少收入需要交稅?
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制,其稅率在0%-22%之間(這個稅率的計算是用繳稅金額除以扣稅後的實際所得算出的)。納稅居民有權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和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事項享受個稅減免(這些往往是針對公民和PR的,外籍工作人士基本涉及不到)。
下圖為2017年開始執行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參照下圖,我們以年總收入35000新幣來計算一下個人所得稅:
總收入35000新幣,其中前30000新幣需繳稅200新幣,月5000新幣的繳稅金額為5000*3.5%=175新幣。所以繳稅總額為200+175=375新幣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幼兒老師在新加坡的月薪是2200新幣,那麼年總收入就是2200*12=26400新幣。根據下圖的稅率,前20000新幣不需要繳稅,餘額6400新幣的應繳稅額為6400*2%=128新幣。所以實際繳稅總額就是128新幣。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上面的例子我們是按照老師在新加坡的逗留時間為12個月來計算的。假設一個老師是這一年的8月1日來到新加坡並開始計薪,而新加坡每年個人所得稅的報稅時間是每年3月1日到4月18日。因此截止報稅時間,這名老師的年總收入其實是2200新幣*7個月=15400新幣,不滿20000新幣。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你,不用交稅啦,因為年收入不滿20000新幣就不用交稅了。
理論上說,雖然低於20000新幣不需要繳稅,但也仍然需要到網上提交稅收申報材料,只是不需要交錢而已。除非你受到稅務局的信函直接通知你不需要申報。

如何報稅
報稅時,需要登錄報稅網站mytax.iras.gov.sg,通過E-filling進行網上提交。
為了防止他人竊取個人資料,網站採取Singpass雙重認證。你必須輸入兩個密碼:你自己設置的固定密碼、還有通過密碼生成器生成的一次性密碼。

如何支付稅款
在申報後,你會收到稅務局的Notice of Assessment,這時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以下一種支付方式去繳稅款:
1. ATM(DBS/POSB,OCBC) 2. AXS在線平台 3. 支票 4. 郵政自助伺服器(SAM)5. 電匯

新加坡稅務局
辦公地址:Revenue House, 55 Newton Rd,Revenue House,Singapore 307987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 08:AM-17:AM
辦公電話:1800 356 8300
重要提示
小編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某人曾經先後兩次來到新加坡工作,因為第一份工作沒滿183天,所以需要交個人所得稅。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向新加坡稅務局完稅。當他第二次再來到新加坡時,很快就收到稅務局通知他補交稅款的函件,並且要求交滯納金。所以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如果你在沒滿183天就結束了工作打算回國,此後還是要再回來新加坡工作,那麼一定要繳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