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捏3000顆魚丸,在紅山經營75年的老字號「榮記馳名魚圓面」攤主要退休,願將製作魚丸秘方和老招牌,以50萬元(150萬令吉)相讓,避免傳統手藝失傳。
攤主林玉亮(63歲)當年在合樂路一帶幫父親賣魚丸面,當時一碗面才兩角。他過後接手麵攤,並在1974年搬到ABC磚廠熟食中心營業至今。
他受訪時說,當年小三就輟學幫忙,15歲開始學做魚丸,手藝不僅師從父親,也向其他師傅偷師。
他自豪地說,自家魚丸是100%用新鮮蕃薯魚肉做的,絕不用魚漿或魚粉,每天手工製作3000顆,就是凡事要做到盡善盡美,所以一早8時開檔賣面,晚上做完魚丸後到11時才收檔,只在周二休息一天。

林玉亮接手父親生意,「榮記馳名魚圓面」已有75年歷史。
林玉亮說,現在年紀大,漸漸感到累,每天親手捏3000多顆魚丸後,手都發麻,也腰酸背痛,所以最近萌生退休念頭。
但如果就這樣退休,也擔心父親傳下的手藝會失傳,他指如果能找到有緣人,他除了會傳授對方製作魚丸的秘方,也會傳下招牌,並在三個月內手把手教會對方。
詢及價格,他希望有人能出價50萬元(約160萬令吉),但若能談得來,數目可再商量。
林玉亮育有3女1男,老三林照偉(31歲)7年前在亞歷山大村熟食中心也開了另一家「榮記馳名魚圓面」。

林玉亮稱魚丸和魚餃都是手工製作。
林照偉受訪說,父親還沒跟他討論賣秘方和招牌的事,但他提到「招牌都是爸爸的,我就隨他的意思好了」。
父親林玉亮說,若買家不介意的話,或讓兒子共用招牌,但如果介意,會讓兒子換招牌名字。他指到時會跟買家簽署協議書,保障對方權益。
他也說,兒子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大學文憑,其實他向來不同意兒子當小販,因為這行實在太辛苦了。
新加坡《新明日報》記者周三走訪小販中心時,看見阿梅爾(28歲,自僱人士)吃著林玉亮烹煮的魚丸面。
他受訪說,已光顧這家魚丸面超過12年,雖然現在搬去東部,但一有空就會搭地鐵過來吃。
「我覺得這裡的魚圓很有彈性,吃了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