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在一起,會覺得心態年輕。
小孩子思想單純、活潑可愛。敞開快樂的笑容,看了都融化了!
可是,不要以為小孩子就沒有煩惱。這笑容的背後,可也包含了焦慮和壓力…
你可能會說,小孩子嘛,哪來的焦慮和壓力啊?
要知道,在新加坡這麼一個競爭力強大的社會成長,小孩子從小就必須背負沉重的壓力包袱。不只是學業上要考好成績,連其他方面如美術、體育、音樂等,家長都對孩子給予很大的期望。
樣樣都要表現優越,可是人只有一個,而一天只有24小時。在學校表現多好的孩子都會因家長與社會對他的期許而感到無比的壓力。

「99分不夠好,100分才完美!」
新加坡的孩子每每被這句話淹沒。事情也就開始嚴重了….
據自殺預防中心Samaritans of Singapore (SOS)的統計顯示,本地有越來越多孩子考慮自殺。

在2015年至2016年間,77名5至9歲的孩子,以及4,563名10至19歲的孩子撥打SOS熱線尋求幫助。這比起2012年至2013年間的數量增加了超過一倍。
而在2016年,22名10歲至19歲的孩子自殺。
由此可見,新加坡目前面臨的類似問題實在迫切!
那麼,我們能如何解決問題?
專家表示,社交媒體以及缺乏家庭與社會體系的密切關係都是可能的因素。
隨著科技逐漸發達,孩子們都紛紛通過網絡與他人互動,因此缺乏面對面的交往。這樣一來,他們就更難以融入實際社會。
而且網絡媒體上到處都將自殺這事兒戴上光環。孩子們也就潛移默化地,以為自殺沒什麼大不了。

另外,現在的家長大多都忙於工作,沒有什麼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沒有發泄的出口,並認為沒人能了解他們的處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自殺的念頭了。小孩子更是沒有判斷能力,不知道自殺的嚴重性,以及自殺會帶來的後果。
想必大家都不希望成為奪走孩子童年的魔鬼。所以,家長們,請放輕鬆吧!

請不要給予孩子太多壓力。對於孩子的行為也要多加註意。如果發現孩子的行為不妥,就要立即解決問題。
還有,一定一定要與孩子溝通,並且讓孩子知道感到傷心難過或面臨問題是正常的。當然家長要一路支持著孩子。
如果需要額外的幫助,也可以向學校輔導員或醫療專業人士求助。
孩子們看開了,家長們就可以放心了。順其自然,畢竟孩子的健康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