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的,如果你打算以個人名義經營擺地攤的業務,個人擺攤者可以作為個體經營者(Sole Proprietorship)開展業務,可以使用個人的姓名或者註冊一個商號來經營。
如果你計劃以公司的形式經營擺地攤的業務,就需要先註冊成立公司。 ps:擺攤我自己沒試過,具體實踐上可能會有所區別,歡迎大家補充。
第一次餐飲創業
果然在別人的意料之中關店
第一次在新加坡開攤位做餐飲(本人身份pr),從開始準備歷經10個月,最終還是以關店結束了首次創業。正所謂,開店容易守店難,最終還是守不住。

給準備初次在新加坡做餐飲創業的小白幾個忠告:
1.不是你覺得味道不錯,並且掌握了技術就可以開始了(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掌握的味道可以吊打本地很多食物?實際上單有味道優勢是不夠的)。
2.不管你是自己當主廚,還是只是出資請人做,都需要做好非常充分的準備。別想一邊實踐一邊學習,顧客不會給你那麼多次試錯的機會。
3.非常重要的,攤位位置一定要選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過去,現實是,就算「酒香」,如果巷子太深,除非你有足夠的耐心和精力,以及資金支撐到別人發現你的店鋪或者攤位。(這次我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位置沒選好),實踐當中你會發現,如果經常生意不好,會消磨掉你的耐心和精力。
4.重中之重,做什麼工作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如果需要操作一些機器,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如果機器有故障,一定要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檢查,千萬不要偷懶。
5.強烈建議,如果是餐飲創業小白,先找對應類目打工幾個月再考慮開始。(如果你是個投資者另當別論)
有這麼幾個原因:
①可以體驗餐飲相關的工作是否適合自己;估量需要請幾個人,自己又是充當什麼角色,對員工如何分工;估量需要多大攤位、攤位租金和位置;估量需要的設備有哪些和購買設備的費用。
②可以在實操中積累經驗,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改進。
③可以評估自己想做的食物是否有市場,是否受歡迎,主要是哪些人比較喜歡這個食物,為以後自己開店或者開攤位選人群(選位置)做準備。
④可以評估這個嘗試需要多少資金(在自己願意承受範圍內,最好無壓力),資金要Cover到你整個租賃合同期,比如你簽的合同是一年,每個月租金加上固定雜七雜八的費用,再加上材料費和水電費,人工費,每個月需要多少,因為如果生意不好,如果攤位轉不出去,就算你放著不做,還是需要繳納這裡提到的大部分費用,包括清潔費。(另外,提醒一點,如果是攤位,就算你攤位沒生意,一般也是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建議初創者(pr或者公民)想嘗試,去競標ZF的攤位比較好,風險較小,如果不想做了,提前一個月提出就好。
最後祝各位創業成功,一切順利。
如果還想知道更詳細的信息,可以關注Sandy的小紅書,獲取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