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售地計劃正選名單地段私宅供應量連續兩年,維持在每半年5000個單位以上,分析師認為,這有助於穩定供需和房價。今年的私宅需求預計會因為房貸利率下調而增長,但發展商在買地時仍會保持謹慎。
政府售地計劃(Government Land Sales)正選地段私宅供應在2023年下半年突破5000個單位。上一次供應量達到這個水平是在2013年下半年。當時的供應頗大,正選地段單位有5960個單位,備售地段單位則有8195個單位。
若加上備售名單地段,私宅單位供應總量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上升到8000個以上,並一直維持這個水平至今。過去兩年來的供應主要來自正選名單。
政府上一次提供8000多個私宅單位供應是2018年下半年,當時總量為8040個單位,但只有2705個單位來自正選地段,占33.6%。2019年開始,總量下跌至6000多個單位,但由於冠病疫情導致住房建造工程延後促使政府連年提高供應。

未完工和未售住宅單位從去年第二季的2萬零566個單位下滑到第三季的1萬9940個單位,環比下跌3%,這顯示市場吸納新私宅的情況良好,因此政府維持較高供應是合理的。
通過確保住宅供應充足,不僅滿足了當前的市場需求,也促進了房地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增強市場信心和穩定性。
去年新私宅市場放緩,位於濱海花園彎(Marina Gardens Crescent)、媒體圈(Media Circle)以及裕廊湖區白色地段因為最高競標價過低而流標。
儘管發展商在買地時小心翼翼,但仍積極購地填補庫存。去年招標的政府售地計劃地段,每幅平均收到三份競標書。
在最新的今年上半年政府售地計劃中,去年流標的三幅地段這次被納入到備售名單。萊坊研究部主管鄭衛銘說:「備售名單中的裕廊湖畔地段巨大,面積為6.47公頃,比在2023年上半年正選名單時的6.8公頃略小。由此看來,只有大型發展商或財力雄厚的發展商組成財團,才可能『勾出』這幅地段。」
市場去年第四季回暖,他認為這是積壓需求所致,房貸利率預計會繼續下滑、我國就業情況良好,以及家庭收支穩定,今年的私宅需求預計會保持強勁。
今年上半年的政府售地計劃正選地段共有10幅,包括私宅、執行共管公寓和商住兩用地段,當中就有馬城和前吉寶俱樂部高爾夫球場的住宅地段,住宅供應共達5030個單位。
這將為開發商提供充足的土地儲備,滿足市場需求,並有望穩定房價。
預計發展商依然保持謹慎,尤其是還未開發私宅項目的新地段或建造要求複雜的地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