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工時越來越長 平台送餐工作在獅城會不會成為高危行業?

2024年10月12日   •   5301次閱讀

在烈日下工作,可說是新加坡送餐員的日常。(聯合早報)

作者 許耀泉

加坡天氣是出了名的悶熱,碰上艷陽高照的大熱天,誰都想開著冷氣窩在家裡,餓了就拿起手機打開點餐應用程式,叫點吃的祭祭五臟廟。

但可以這樣做的還是幸福的一群,在外奔波的送餐員可就沒有這個餘裕了。

必須頂著日曬雨淋,趕在限定的時間內將食物完好無缺地送到,一旦稍有延遲或遺漏,除了要遭顧客投訴,獎勵金恐怕還要打水漂。這些都是行規,送餐員一般都能接受。

但在氣溫隨著全球暖化逐漸升高,送餐收入日漸微薄的情況下,說送餐工作可能會成為「高危」行業就未必是誇張了。

「在尖峰時刻只能堅持」

新加坡氣象局預測,今年10月份的首兩個星期除了多個下午會有雷陣雨,其中有幾天的最高氣溫還會稍高於34度。

多數接受《海峽時報》訪問的送餐員也認為,新加坡天氣最近越來越炎熱,一些也因此調整工作時間,避開天氣最熱的下午時分。

送餐員趁著間隙,喝水補充水分。(海峽時報)

其中,25歲的扎夫(人名譯音)表示,送餐員一般都想儘量完成更多訂單,賺取平台的獎勵金。

「在心理上,我們在尖峰時刻只能堅持。」

由於平台會在晚餐時間和下雨天採取動態定價(surge pricing),他在這兩個時段賺得也最多。

問題是,大熱天可沒有動態定價

此外,送餐費日益減少、送餐平台之間的競爭、以及糧食價格上漲造成人們減少通過送餐平台點餐,都意味著送餐員必須延長工作時間,才能賺取同樣的收入。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會研究室主管兼首席研究員馬修博士告訴《海峽時報》,工時更長,意味著送餐員更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里,發生交通意外的風險也因此提高。

學者:送餐員收入是關鍵

在戶外工作的工人當然不止送餐員,還包括建築工人、碼頭工人和保安人員等。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群員工,新加坡人力部今年9月更新了相關框架,確保戶外工作者在不同氣溫下得到充分保護,並允許僱主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和實施這些措施。

在工地里日曬雨淋的建築工人。(聯合早報)

據《聯合早報》報道,在這項新措施下,僱主須每小時監測暑熱壓力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變化,該指數一旦達到33攝氏度或以上,所有進行大量體力工作的工人,每小時必須在蔭涼處休息至少15分鐘,或者根據暑熱壓力指數延長休息時間。

但送餐員除了流動性高,難以在固定的地點避暑,收入還按訂單計算,他們因此一心一意儘量完成更多訂單,無形中提高中暑的風險。

45歲的羅傑就向《海峽時報》直言,他最不喜歡停下腳步。

「我一停下來,就會累癱。只要不斷接到訂單,就會忘記疲勞。」

這表示,當局的防暑措施立意雖好,對於想追求更高收入的送餐員也可能鞭長莫及。

國大醫學院人體御熱研究中心主任李家煒副教授認為,要確保送餐員遵守休息、補充水分等建議,首先就必須保障他們的收入。

「我們可能需要與僱主和客戶合作,應付由此產生的額外成本,或做出相應的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馬修在2022年主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送餐員每個月收入少於1000新元,收入介於1000至1999元的送餐員則占約三分之一。

學者認為,送餐員可能會為了賺取更多收入而忽視業者關於休息和防暑的建議。(海峽時報)

新加坡三大送餐平台Grab、Deliveroo和foodpanda回復《海峽時報》詢問時都表示,了解高溫天氣對送餐員的健康與安全所構成的風險,並通過應用程式或聊天群組分享防暑須知,但選擇不強制送餐員的休息時間,而是讓他們自行決定。

這三家公司也為送餐員提供輕量的防紫外線制服,以及設立提供飲食的休息區。

但接受《海峽時報》訪問的送餐員卻幾乎一致認為,送餐平台業者在熱風險(heat risk)這方面給予他們的支持和教育,仍不足夠。其中一人甚至說:

「我們真的只能聽天由命。」

555

在新加坡,55歲能夠收到公積金大紅包
2025年05月17日   •   2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又在搞大事!太讓人震撼了
2025年05月16日   •   12萬次閱讀
沒有起存要求!利率高達6.05%!盤點最適合新加坡上班族的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16日   •   5萬次閱讀
匯率不斷上漲,新加坡銀行存款利率哪家強?
2025年05月1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女富豪,42歲繼承外公家產,身價815億,愛穿中式旗袍
2025年05月21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又因為這件事,被中國網友狂贊
2025年05月20日   •   3萬次閱讀
再見新加坡!住了10年後,我決定回國了
2025年05月2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硬核發言:美國無力領導全世界
2025年05月19日   •   2萬次閱讀
18歲帶孕求學、30歲三娃單身…她的人生逆襲故事太燃了!
2025年05月16日   •   2萬次閱讀
富豪扎堆,新加坡物價狂飆?如何破局?
2025年05月17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CPF最新繳納比例+薪資門檻全解析
2025年05月2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2025年05月16日   •   9747次閱讀
我娃在新加坡把學生卡丟了,你猜猜補辦花了多少錢?
2025年05月17日   •   9747次閱讀
落地新加坡被ICA盤問!免簽後入境查得更嚴了嗎?
2025年05月20日   •   8379次閱讀
她,在尼姑庵長大,婚後被家暴,獨自撫養2娃,現在過得怎麼樣?
2025年05月18日   •   8208次閱讀
百萬以上資產,中國1.5萬人出走,3500人偏愛新加坡
2025年05月20日   •   7866次閱讀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是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2025年05月17日   •   7524次閱讀
14歲新加坡女孩眼底血管爆裂,腦瘤3次開顱剪去長發!她的媽媽做了什麼...
2025年05月21日   •   7353次閱讀
黃循財官宣:新加坡今年人均補貼高達數千新幣
2025年05月19日   •   7182次閱讀
11%受訪者一條浴巾用一個月才洗 專家:新加坡人浴巾細菌量超標
2025年05月19日   •   6840次閱讀
為什麼新加坡的「小販文化」可以申遺成功?
2025年05月20日   •   6669次閱讀
李顯龍親自安利的遛彎勝地以前竟是墓地?
2025年05月19日   •   6669次閱讀
新加坡樟宜機場T5航站樓:新時代航空樞紐的崛起
2025年05月16日   •   6156次閱讀
冠病永遠在你我左右 當局苦口婆心,人們卻漫不經心?
2025年05月16日   •   581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