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再是年轻人首选职业? 资深老师占比过半,教学更具挑战 新闻打包

2023年09月04日   •   2907次阅读

周五原是新加坡的教师节,但今年较特殊,9月1日被定为民选总统选举投票日,教师节不得不“让位”给公定假日,改在9月11日庆祝。

在新加坡当教师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班上可能会出现难管教的学生、有时又得加班导致平均工时“超标”,为人师表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吃力不讨好。

教师招聘人数削减与出生率有关

教育部近期接受媒体询问时公布的一组数据,似乎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论点。

这组数据反映出三个信息:

加入教师行列人数下滑:教育部每年平均招聘的教师,从2004年至2012年的年均2000至3000人、锐减至2018年至2022年的年均650人;我国目前约有3万2000名教育官,包括担任校长及副校长在内的教育工作者。

年轻教师日趋减少:2021年约四分之一的教师年龄为34岁或以下,同比2012年的46.4%及2015年的55.4%有显著下降。

资深教师占比过半:2012年约34.5%的教师年满40岁,这个比例到了2021年已增至56%。

新加坡教师人口显然已越来越资深(年长)。教育部说,截至2021年,23.6%的教师拥有10年至14年的经验。

截至2021年,23.6%的本地教师拥有10年至14年的经验。(海峡时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否也意味着选择加入教育领域的社会新鲜人,近年来也呈下滑的趋势?

国立教育学院政策与领袖学部副教授陈英泰表示,随着出生率下跌、学校合并及关闭,如今已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聘请那么多教师。

教师越来越资深对学生或许并非坏事,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却提高了青黄不接的风险。教师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越大,也可能使一些教学方法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在课堂内难跟上时代脚步。

资深教师更难适应“新玩意儿”?

不论是年轻资历较浅、或是年纪较大较资深的教师,相信都各有所长。

然而,要如何根据现在学生的喜好来因材施教,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

现代学生机不离手,也十分仰赖科技,教师如何投其所好借此教学令人关注。(海峡时报)

《海峡时报》日前在一篇专题报道中探讨社交媒体已日渐成为受欢迎的本地教学平台的现象。

在深受Z世代(16岁至25岁的年轻人)喜爱的社媒应用TikTok上,与新加坡教学相关的视频,在疫情期间暴增了37倍。

《海峡时报》在该报道中访问了四名本地教师,他们都各自开设了Tiktok, Instagram, 甚至是YouTube账号,把教材拍成视频,希望能投其所好,让学生从中学习新知。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Matholicism (@matholicism)

@berniceloon Answering techniques tutorial: MAPS 🗺️ #learningisfun #edutok #geography #olevels2023 ♬ Big mood - aApVision

其中一名教地理的女教师解释说:

“这个世代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因此他们吸收新知的方式,刚我们以前很不一样。”

她认为,许多年轻人滑手机时,都在看一些娱乐性高但没什么营养的视频,所以当教师创作(教学)内容,视频出现在学生的手机屏幕上,就能打破他们不间断观看无谓内容的习惯。

这些教师纷纷当起了“网红”,试图与学生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借此教导他们或分享课本以外的知识。

这股潮流不只限于新加坡,在国外也相当流行,有媒体索性把这个现象取名为“TeachTok”。

创立于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网络媒体“The Conversation”,今年3月就刊登了一篇评论,分析“教师身兼网红”的利弊。

该评论提及,TeachTok其实能促进教师的归属感,而这对一个容易产生压力或过劳(burnout)的职业来说相当重要。

“但随着TikTok成为新常态,教师面临更大的压力,必须在私人时间从事无偿工作。一些教师申诉,他们在社媒上遭受到过度的批评和监视,也有教师坦言,部分学生和家长现已期望能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新加坡当教师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每日新闻示意图)

教师在原有的工作量上,还得在网上延伸出另一个身份,相信未必是人人都能办得到,也自认能够胜任的事。

红蚂蚁比较好奇的是,那些资深教师对于借由新科技教学,又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这样说绝对没有不尊重这群教师的意思,但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资深教师确实得花多一些时间在课堂上采纳科技,更何况社交媒体平台有那么多种,而且每一种都在快速蜕变中。

陈英泰副教授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就指出:

“经验在某程度上能帮到你,但要资深教师改变根深蒂固的态度和信念,也许会比较困难。”

“资历较浅的教师,能供他们借鉴的累积知识较少,但他们的态度还未定型,理论上适应能力或许比较强。”

ChatGPT来势汹汹

ChatGPT未来会否对教育工作者构成更大的威胁?(海峡时报)

除了社交媒体和新科技,人工智能的崛起相信也为教师带来挑战。

教育部长陈振声今年初在国会上回复议员询问时说,教育部会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资源,指引他们有效使用科技,也设专业小组来探讨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上的使用。

陈振声也指出,教师会继续指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科技学习工具,包括越来越普遍的人工智能,了解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

他也认为,自主和协作学习及创造性思维等技能,并非轻易就能被科技工具取代。

当前,ChatGPT等人工智能科技,对教育工作似乎还构不成显著的威胁,但未来科技会如何演变,没人能预测得到。

在这样的大前提和大环境下,教师们无论资深与否,都得不间断继续学习,才能随时随地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传授知识、投其所好。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301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