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健康调查
本地年轻人的健康问题如何?一起来看下最新的调查。
01 运动不足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加上休闲设施关闭,导致本地有足够运动(每周150分钟中强度运动)的人从2019年的80.1%下降至2021年的71.1%,尤其是女性无法达标。
根据卫生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在2021年,有73%的男性能够达到每周运动量标准,能够达标的女性较低,为69.3%。
年龄介于18岁至29岁年的青年中,76.3%有足够运动量,是比率最高的年龄层。60岁至74岁年龄层的人比率最低,为65.1%。

占本地人在2021年每周整体运动量最大比率的是通勤(47%),其余包括在休闲时间进行的体能活动(27.5%),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体能活动(25.5%)。
除了运动不足,还有运动过量的问题。
横纹肌溶解症因时下流行的混合健身、骑飞轮有氧运动,而引起人们关注。患者因过度运动,导致肌肉坏死和肌细胞内容物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受访医生观察到患者有上升趋势,健身教练则提醒做强度运动须注意事项,防范横纹肌溶解症。
小解时,发现尿色多为暗沉,呈现棕红色,别误认为是身体燥热,多喝点清热饮食便可置之不理。这或许是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的征兆。
横纹肌溶解症是以肌肉坏死和肌细胞内容物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为特征的综合征。
这时,患者体内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水平会显著升高,并可能存在肌肉疼痛及肌红蛋白尿。病情轻则为无症状的血清肌酶升高,重则出现酶极度升高,电解质紊乱和急性肾损伤,可危及生命。
除了可从尿色观察病况外,它的临床特征包括常见的肌肉疼痛,不过这类疼痛与其他疾病导致的肌肉疼痛和症状差异不大,容易误诊。
人们过度运动,尤其是做高强度运动,导致肌肉损伤相当普遍。时下流行的混合健身(CrossFit)、骑飞轮有氧健身(Spin)也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而且患者有上升趋势。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饮酒、服用某类药物等,也会导致肌溶。
个人必须量力而为,不要因为硬撑而出事。
一般上,对于较少运动者,可以先从20分钟的运动开始,之后慢慢根据能力,提升运动强度,尽量多喝水,在有冷气设备的室内运动,比在户外晒太阳较安全一些,可避免体温容易升高。
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跟大腿肌肉有密切关系,因为大腿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群,而骑飞轮有氧运动使用最多的是腿肌,专注在双脚运动,上半身较少活动,因此运动时必须格外注意。

即便不是高强度运动,如慢跑等,也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症。
此外,在上这类骑飞轮有氧运动课时,通常是跟团体一起做,教练会不断鼓励大家加油,感觉像比赛一样,一些平时缺少锻炼而体力不足者,最终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02 饮酒过多
本地人定期喝酒和纵饮(binge drinking)的比率过去10年呈上升趋势,但是近年来并没有出现显著增加,纵饮比率从2019年的10.2%下降至2021年的9.6%。
卫生部公布了2021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关于定期喝酒、纵饮和吸烟的最新数据。

年龄介于18岁至29岁的青年男性中,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纵饮(binge drinking),同样年龄层也有10.7%的女性纵饮。纵饮的定义男女有别,指的是男性过去一个月内曾一次过喝超过五杯酒精饮料,或女性一次过喝超过四杯酒精饮料。
定期喝酒的人保持在低水平,在2021年为2.8%,2019则是2.1%。
另外,本地有17.8%的男性每天吸烟,只有3.3%的女性会这么做。男烟客平均每天会抽12根香烟、女烟客则平均每天抽八根香烟。虽然2020年7月要求香烟必须是标准包装,但吸烟率没有明显下降,从2019年的10.6%降至2021年的10.4%。
近一半的烟客表示有意戒烟,但只有18.4%打算一年内采取行动。
03 慢性病
人们在疫情期间推迟非紧急医疗服务,导致慢性病和癌症检测率下降。在2021年检查过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三种慢性病的人,从2019年的66.3%,下降至2021年的59.2%。
数据显示,接受过乳房检查的女性从2019年的38.7%下降至2021年的31.1%;接受过子宫颈抹片检查(Pap smear)的女性也从2019年的48.2%下降至2021年的41%。
另外,结直肠癌检测率也从2019年的42%下降至2021年的36.6%。
慢性病方面,有7%的调查对象在受访时申报自己患有糖尿病,也有约16%和14%的人分别申报患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个比率与2019年的数据相近,但卫生部指出,人们在疫情期间延迟进行检测,一般上的实际患病情况要比受访者自我报告的来得多。
04 接种疫苗
疫情期间,本地人除了接种冠病疫苗,也更积极接种其他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pneumococcal)疫苗的年长者有所增加。在2021年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的年长者达22.4%,比2019年的10.3%多近一倍。
某问卷调查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展开,共访问了8000名成年人。
调查显示,32.4%年龄介于65岁至74岁的年长者在2021年接种过流感疫苗,比2019年的24.2%多。
每五名18岁至74岁受访者就有一人(18.7%)在2021年接种了流感疫苗。其中,有19.1%的女性接种流感疫苗,比例高于男性的18.4%。

不过,接种流感疫苗的18岁至74岁的受访本地居民,在2017年至2021年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
虽然在2021年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的65岁至74岁年长者为22.4%,比2019年的10.3%多近一倍,但接种率在2017年至2021年间并没有显著增加。
另外,在2021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女性(22.8%)也同样高于男性(21.9%)。
卫生部说,疫苗接种率近年来上升,可能是因为冠病疫情使人们意识到了接种疫苗的重要。
天气转凉加上国人旅游归来 12月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比疫前多两成。
两周前开始观察到流感病例增加约一成。加上冠病病例,诊所每天平均看各10起流感和冠病病人。
随着天气转凉,加上许多本地人出国旅行回来,本地的流感病例逐渐增加。如果算上冠病,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比疫情之前的12月份高出两成。
面对这三大呼吸道疾病的夹攻,适用于儿童的感冒和流感药物货量却稀少。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因此再次建议公众戴口罩,减少病毒在节假社交时传播。
随着边境开放,越来越多新加坡人出国旅游,流感病例也开始恢复至疫情前的数量。
根据卫生部官网发布的最新传染病周报,比起去年,近期综合诊疗所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每周平均多出一倍。当中,绝大部分是A型H3N2流感。
B型流感的比率也有所增加。今年11月送检的78个流感样本中,73%是A型H3N2、9%是A型H1N1,18%是B型流感。
目前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比疫情前的12月份高出两成,当中三分之一是冠病病例。过去两年的流感感染非常少,主要因戴口罩和安全距离与隔离等措施,但这些措施放宽后,流感病例就明显激增。

从今年11月底开始,出现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和发烧等流感症状的病患接受抗原快速检测,每10人当中,就有约九人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相比之下,在过去两年内出现流感症状的病患的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几乎都呈阳性。这意味着病患很有可能感染了流感,因为我们继续追踪这些病例直到他们康复,他们自行在家中进行的抗原快速检测仍是阴性。
目前在社区内传播的主要病毒是流感,但人们应当保持警惕,因为冠状病毒仍在突变,下一波冠病疫情应该很快就来袭,对社区的影响仍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