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物 – 在新加坡去亲友家拜年,带两粒柑橘就行。桔有“吉”之意,广东话中“柑”与“金”同音,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好事成双”。拜年时,把两粒柑橘放在小红袋里,方便携带。这个习俗不叫“送柑”,而叫“换柑”,因为客人临走时,主人会回赠两粒柑橘,有互赠吉祥的寓意。

新加坡也有类似庙会的活动,叫“春到河畔”。从1987年首次举办,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人,成为新加坡新年的固定节目。


“春到河畔”以大型的花灯为主,除了12生肖和财神爷必不可少,还有每年不同的主题花灯。每年还会从中国请来表演团体,呈现杂技、歌舞、戏曲等等。当然不可缺少的是特色小吃,比如烤肉串、炒冰淇淋、叻沙、薄饼、榴梿、甘蔗水等等。




在新年第二周的周末,新加坡会举行“妆艺大游行”,这项一年一度的盛大庆典表演包含了绚丽多彩的花车、舞龙舞狮、高跷和舞蹈。据说当年本地正府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下了禁令,为了保持热闹的节日气氛,就以同样喧哗热闹的“妆艺大游行”取而代之。

农历新年举行的妆艺大游行,却汇集了新加坡不同文化背景的表演者,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人都会参与其中



在新年前后,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叮叮咣咣、热闹喧哗的地方。这要怪那些满大街开车跑的舞狮队。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插著鲜艳旗子的卡车,一路敲敲打打、锣鼓喧天地开过去。他们是去某个社区或者公司表演的舞狮队。有人会觉得锣鼓声扰人,但对大多数本地人来说,可是希望锣鼓声越响越好,因为他们相信这会赶走厄运,为来年带来好运。

在ION商场里表演的舞狮

我们公司也请了舞狮队上门
新加坡人很重视舞狮,特别是做生意的人会请舞狮队到店铺去舞狮,讨个好彩头。随着锣鼓声响起,狮子先在门口左顾右盼,然后慢慢地走进屋内,在里面绕一圈。在一些空间较大的地方,舞狮还会表演“采青”,将生菜和红包悬挂在高处,让醒狮猎取,撕碎后再从狮口吐出。因为生菜谐音“生财”,“采青”预示着你来年“生生发发”!

在新加坡,舞狮还会用橘子摆出“花开富贵”和“步步高升”等祝语,甚至摆出万字票号码!此时,许多观众都会赶紧把号码记下来,准备去买彩票呢!

过年期间新加坡人还会携家带口去寺庙拜神,以求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除夕夜,很多人去烧头炷香。在四马路观音堂、天福宫和韭菜芭城隍庙这些地方,每年都有上万信众忍着浓烟刺眼、香灰淋身之苦,奋力向前,争取烧上头炷香。香客们相信,将新年头一柱香插进香炉的人,一整年都会获得神明庇佑,事事顺利。

尽管有各自的习俗,全世界的华人都在以各种方式庆祝春节,团圆聚餐,拜年送礼,请神祈福,这时仿佛没有地域和国家的分隔,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