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6年曾经造成全球家长恐慌的“蓝鲸挑战自杀游戏”么?这款游戏会诱导儿童和青少年自杀。 还有2018年Momo的挑战游戏 。
两者有相似之处,都是向孩子发出命令,唆使他们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短短几年里,近百名青少年因为参与这样的游戏而最终自杀身亡。
当年新加坡教育部都发出过警告,提醒家长和学生注意这类恐怖游戏,也注意孩子们的负面情绪。

2017年——人体刺绣
继蓝鲸死亡游戏之后,又一种自残游戏“人体刺绣”在青少年中开始流行。人体刺绣,即用针线在人体皮肤上缝制成图案,参与者多为青少年。
“人体刺绣”流传自日本漫画《东京食尸鬼》。角色铃屋什造是一个热衷于人体刺绣的19岁男孩,在剧情中,他的手腕、脖颈、嘴角等处都出现过人体刺绣。

隔着屏幕都觉得疼,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为什么不放在学习上?
2011年——窒息游戏
据媒体报道,2011年,新加坡一群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段窒息游戏的视频。这种游戏先利用外力让人窒息,大脑在缺氧的情况下会产生快感或眩晕、幻觉等症状。
网友认为他们是来自新加坡西部一所学校的学生,这段视频被视为练习窒息游戏,也被称为窒息轮盘或太空牛仔。窒息游戏可能是同学之间的恶作剧,也可能是独自一人尝试,不管多少人,这极大可能导致丧命。
视频中2个约15岁的男孩背墙站立,另外一个同学在他们的喉咙或胸部施加压力,直到他们失去知觉。5秒钟后,当他们恢复意识时,围观者欢呼雀跃,并继续拍摄。
在没有广泛的脑损伤发生之前,人的大脑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只能存活三到四分钟。这样的游戏除了可能的脑损伤外,还容易摔倒而遭受身体伤害。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现在孩子的娱乐方式五花八门,电子产品使用的也非常频繁,如YouTube、Whatsapp等平台越来越普遍。
在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被人误导,拒绝向大人求助。
希望所有的家长提高警惕,我们可能不能教导别人的孩子的如何做,但至少能提醒自己的孩子,避免落入此类危险游戏,千万不要碍于同学的面子和压力而接受,要学会拒绝,学会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