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欲望社会》引发热议。在这本副标题为“胸无大志的时代”的书中,他感叹道:“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大前研一认为“低欲望社会”是: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而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丧失物欲和成功欲,对于车和奢侈品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简。
新加坡似乎也开始徘徊在“低欲望社会”中!
今年的年货市场两字来形容——
哀嚎!

(图:来源自网络)
“来看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买”
马上就大年初一,新加坡市场上应节的各种零食杂货,销售仍缓慢。
过去两年的新春,遇上严重新冠疫情,年货市场生意下降理所应当。如今新冠疫情趋缓,零食杂货零售商原本希望今年的新春市场能够恢复买气,但事与愿违,民众对购买年货欲望降低。
其中原因,除了通货膨胀导致生活成本高涨,另一原因相信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边境重开放后,加剧了双方商家的竞争。
新加坡许多商家眼见销售放缓,赶快清货。

(图:来源自网络)
商家们称——
...
“试吃各种零食饼干小吃的人不少,但真正购买的人却很少。”
“很多人只是逛街,并不是要购买,相信是经济不太好,他们不想花费太多。”
...
...
“市场销售缓慢的原因,相信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边境开放,加剧了双方商家的竞争。”
“多数是常客回来光顾,但已不像以前那么多,他们往年通常会购买10盒,现在可能只是买4盒。”
“今年新春来的太早,也影响市场的买气”
“我今年的销量比去年还凄惨,同比下滑两三成”
“可能今年的消费税问题,有些客户来讲要求的就是说,最主要是大方,看起来会觉得说有一种新年的气氛。”

(图:来源自网络)
新加坡会像日本一样,进入低欲望社会吗?

(图:来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