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河岸的14座桥,为何承载了这个岛国的200年的记忆

2021年08月11日   •   6万次阅读

十九世纪地图上的新加坡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自古以来,桥便是文人墨客抒情的对象,伦敦有伦敦大桥,巴黎有塞纳河桥,旧金山市有金门桥……

不宽广的新加坡河上也有很多桥,沟通著新加坡的过去和现在。

新加坡河上的桥

新加坡河从上游的金声桥到出海口全长只有3.2公里,河上的桥梁却有14座。两个世纪以来,新加坡河就像这个岛屿的心脏与动脉。新加坡河经历过三次转型,但始终维持着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沿岸上多座英国人建造的桥梁,也见证了这国家的历史。

东南亚地区地形图

壹 新加坡还有河?新加坡河的三次转型及时间轴

俯瞰新加坡河

新加坡面积虽小,但是也是有河流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主要河流之一,总长约3.2公里,是由海水冲涌出的河道,河面不宽,却天性中就带来了蓬勃的活力。河流从新加坡的中央商业区源起,向南倾入新加坡海峡。河上跨越有14座造型各异,大小不同,建于不同年代的桥梁,是亮丽的风景,更是历史的标尺。

拍摄于1941年的莱佛士坊,照片中可见大多新加坡洋人拥有汽车,苦力则大多使用人力车。

如同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母亲河,新加坡的历史,也从这条河展开。自从英国殖民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于1819年2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河的两岸就逐渐发展成新加坡的商贸中心的新加坡中区。在莱佛士的免税政策下,设立在河口的商港吸引了远近的商船。商家在河岸建起一排排货仓,而这些极具历史意义的房屋现已受到整修及保护。

拍摄于1952年的新加坡河。

01三次转型

从19世纪起,新加坡河频繁的交通量导致河道受到严重的污染。直到1977年,当时之总理李光耀发起了清理新加坡河的运动。200年来,新加坡河经历过三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新加坡河口的天猛公村落转型为河畔贸易与货仓,打造一个半世纪的经济命脉。

第二次转型:十年清河后,新加坡河两岸发展为娱乐餐饮场所。

第三次转型:进入21世纪,新加坡河,加冷河与梧槽河打造成城市集水区,为本地人提供食水的泉源。

新加坡河

整个历程就像三色河水:驳船时代退潮时发出臭味,好像咖啡乌的黑水;滂沱大雨时山泥冲入河流,好像奶茶的浊水;涨潮时河水高涨至岸边,一片碧绿的清水。

02河流转型的主要纵向时间轴

1299年,山尼拉乌他马王子来到古老的淡马锡,将它命名为新加坡拉,梵文为狮子城。

18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雇员史丹福莱佛士在新加坡设立贸易站。

日本人绘制新加坡地图

1823年,新加坡河上的第一个码头建立在靠近河口的地方。

1832年,新加坡取代槟城,成为海峡殖民地的首府,吸引许多中国、印度和亚洲地区的移民。

1840年代,船舶运输活动集中在新加坡河口的吻基(驳船码头)。由于过度拥挤,一些贸易在加冷河与梧槽河进行。

1860年代,殖民地政府兴建丹绒巴葛码头来舒缓新加坡河的货运。

186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启用,新加坡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交汇点。

1890年代,河畔的货仓、工厂、木船厂与其他各行各业兴盛起来。

新加坡

1930年代,新加坡河上游发展为工业区,货仓与店屋林立。譬如陈嘉庚在哥里门桥与里峇峇利路交界处设立谦益公司经营米粮,后来改为树胶厂。

1972年,丹绒巴葛的第一个货柜船码头正式启用。随着新加坡全面发展货柜码头,丹绒巴葛成为航运发展的焦点。

1977年,新加坡河与加冷河的清河总蓝图出炉。

1983年,清河运动全面展开。

1987年,河岸修复完工,河畔建筑与酒店陆续兴建,现代化的娱乐餐饮取代从前的河畔商贸。

2008年,滨海堤坝完工,新加坡河、加冷河与梧槽河成为市区蓄水池,为市民提供干净的水源。

新加坡卫星图

贰 莱佛士登陆的时候,新加坡河与周边已经有人活动

英国人莱佛士1819年登陆新加坡雕像

英国人莱佛士1819年登陆新加坡,他登陆的时候,新加坡河与周边已经有人活动和居住。居住在沿海地区,日常生活起居多数在舢板上进行。此外,附近有约20个甘蜜种植园,员工包括华人和马来人。

“莱佛士先生抵达的时候,新加坡河口有少过一百间房屋……大约30户海人家庭居住在离开河口稍远的宽敞的河面,住在船上和河边的各占一半……有一些马来人在附近居住,他们的棚屋面对着大海……居住在船上的海人最先看到莱佛士到来。我记得那艘船于早上靠岸。莱佛士一行人下船后,直接朝天猛公的家走去。”

——1819年英国人登陆的见证者

1823年,“吻基”驳船码头已经出现贸易商行和货仓。随着经济扩张,河畔作业发展至新加坡河上游的亚历山大水道。

1960年代的吻基

早年新加坡的主要出口有中国的丝绸、陶瓷器、茶叶和米粮,香料群岛的香料、咖啡和金粉,源自其他亚洲地区的胡椒、铁器、棉花和布料。19世纪中叶,甘蜜与鸦片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

移民的涌入与河畔工业加速河水的污染,河畔工业包括:处理包裹香烟的亚答叶,甘蜜加工(揉皮和染色),西谷米与海藻加工等。

新加坡河面上的驳船与苦力。

上世纪50年代为新加坡河驳运业的高峰期,河上有超过3000艘驳船,清河前仍然有约300艘驳船川行。新加坡河上游的造修船厂的燃油、油漆、废木料等流入河床,亦加速河水的污染。

1977年,新加坡河与加冷河的清河总蓝图出炉,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彻底消除河水污染的源头。新加坡河畔4000户人家搬迁至政府组屋,熟食摊贩与蔬菜瓜果业者则安顿在小贩中心。经过10年的努力,河水终于恢复青绿的原貌。

2008年,滨海堤坝完工,不仅为新加坡储水供水,亦可防洪及缓解淹水情况。新加坡河、加冷河与梧槽河变身为淡水区,成为新加坡17个蓄水池之一,供水量占总需求的10%。

新加坡卫星图

叁 红头船、青头船和神秘的新加坡石

华人运作的载货驳船称为“大䑩”,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在新加坡河上,驳船在阴差阳错下盛行百年。大䑩的外观接近传统中国船,船身扁平宽敞,适合于浅水河道川行。

远处的滨海堤坝将中央集水区与外海分隔开来。

20世纪初,大䑩取代舯舡,成为来往于停泊在红灯码头附近的商船和河畔货仓之间的主要运输工具。

追溯起来,船头分红青两色启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为了加强对东南沿海船只的管理,为各省的船只定下规格,船头、船尾和桅杆用漆料涂上不同的颜色,以方便辨认。自此,广东船漆上红色,桅杆上端也漆上红色,称为红头船。红头船是早期广府、客家和潮州移民下南洋的海上交通工具;福建出洋的船则漆上青色,俗称“青头船”。船头漆上鱼眼睛认路回航。新加坡河上的驳船就是根据从前的中国船只的颜色来分辨的。

雍正年间的红头船。

从前的克拉码头俗称柴船头,运载木柴和火炭的船只在这个潮州人的地盘靠岸。其他码头区多数由福建人经营。单身的驳船工人多数在船上住宿,有些则干脆在李德桥下的桥墩搭起简陋的木板屋。他们觉得这里的居住环境比肮脏局促的估俚间好多了。

驳船业发达的年代,新加坡有约三分之一的贸易是在河上进行的。上世纪50年代的全盛时期,新加坡河的驳船多达三千多艘。1983年,丹戎巴葛的箱运码头全面运作,河上的驳船锐减,只剩下两百多艘。迁移至巴西班让后,逐渐退出卸货的行列。如今的新加坡河规划为三大码头:下游的驳船码头(吻基),中游的克拉码头,上游的罗拔申码头。

清朝后期的红头船。

新加坡石是块古老的砂岩,立于新加坡河的河口,岩石表面刻着至今仍然无法解码的古代文字。殖民地政府为了扩大河口,同时建造防卫设施,新加坡石被炸成碎片,其中一片保留在国家博物馆展示。

1/3
下一页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