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离开佛牙寺,走进一条山坡上的小巷,白杰说:“这里是安祥山,有很多奇特的店铺、咖啡馆和餐厅,是白天逛街,晚上聚会的好地方。” 阿昌看着颇为眼熟,说“我们的同乡会好像就在这附近。”白杰疑惑地说:”很久以前是有几个潮州的同乡会在这边,但很早就搬走了。”阿昌说:“我初到新加坡的时候同乡会可帮了我大忙,帮我介绍了工作,还帮我联系租房。我们下南洋的老乡全靠同乡会帮衬。”

安祥山

继续前行不远,阿昌忽然一呆,然后向前面的一个寺庙跑去。白杰一看原来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庙宇 - 天福宫,雕梁画栋、龙凤神灵雕像和屋脊上的彩色碎陶瓷装饰均为福建的装饰风格,十分醒目。白杰走进天福宫,发现阿昌正跪在大殿中央的妈祖像前不停地磕头祷告。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求娘娘保佑我平安回家,我还为建庙捐过钱,您可别忘了”。白杰心想天福宫建成已经是180年以前的事了,你还真是虔诚,这都敢跟妈祖娘娘撒谎。

天福宫

阿昌和白杰继续逛牛车水,路过了詹美回教堂,走过了马里安曼兴都庙,四处都是新奇的建筑和事物。让阿昌最惊讶的是街上的人们穿着整齐,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洋人一样在街上平等地走着,不用给洋人低头让路。街边的餐厅大都是中餐,所不同的是以前只有闽粤菜,现在中国各地的吃食都能看到,而且食客众多。白杰告诉他,最近从中国北方移民来新加坡的人越来越多,华人在新加坡人口中的比例还是保持在70-75%。

詹美回教堂

马里安曼兴都庙里的众神

游人如织
经过史密斯街时,阿昌神色有点不自然,白杰好奇地问他怎么了,阿昌讷讷地说:“这里以前是红灯区,我也来过的。”白杰呵呵笑笑说:“这里现在可没有色鬼,只有吃货。这条街是著名的美食街。”

史密斯街的夜晚吃货盛景
正逛著,白杰忽然想起什么,对阿昌说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有可能会帮你想起来什么。”他带着阿昌来到宝塔街,在街两旁密密匝匝的店屋商铺中间,藏着一个博物馆 - 牛车水原貌馆。原貌馆在店屋建筑里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牛车水的生活风貌,阿昌看着博物馆的建筑和展品,似曾相识却又十分陌生。房间式样很熟悉,可物品还是新鲜得很。


原貌馆里展示的房间
阿昌和白杰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原貌馆的楼上下来,店屋的楼梯又窄又黑,一出神间,阿昌踩空了楼梯,直摔下楼去。

阿昌在剧烈的头痛中醒来,眼前还在金花乱冒。自己好像就躺在街上,摸摸身下,却不再是平整的路面,而是曾经熟悉的石子路。他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说妈祖娘娘显灵,把我送回来了?”他无奈地看着眼前陈旧逼仄的店屋门口和旁边停著的臭烘烘的马车,心想:“可是那个世界比这里美好太多了,楼好高,大家有钱生活,路上的人都平等,小吃摊也不是乱糟糟的在大街上,空气都是香喷喷的 。。。”

“阿昌,这里。。。这里是哪儿啊?”
“卧槽,白杰你怎么也在这儿?”
后记:
这篇写新加坡牛车水,下南洋的中国移民在这里生活,从这里出发,辛苦工作,奋力打拼,在牛车水以至新加坡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所以想写个小故事,让百年前的华侨看看如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