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邓小平的言语之间,对苏联与越南的“霸权思想”进行批评。但是,其他国家都以为中国领导人只是口头上的教育,不会更不敢做出反抗,只有李光耀,真诚地与邓小平进行隆重的会谈。

邓小平
1978年11月,邓小平乘坐的飞机抵达巴耶利巴机场,而李光耀已经等候多时,热情地上前迎接。
后来的李光耀在回忆那段场景时,说:“他(邓小平)虽有74岁的高龄,但矮小精明、敏捷硬朗,穿着米色的毛衣,堪称人中龙杰。”
这场见面非常愉快,邓小平在李光耀的陪同下,前往总统府的迎宾别墅。按照惯例,总统府不允许抽烟,但李光耀依旧照着人民大会堂的配件,在邓小平的座位旁安排了一个痰盂与烟灰缸。

邓小平
这是李光耀特别为邓小平破例,原因是他自与中国交往以来,就将邓小平视作政治偶像,还说:“中国的开放政策给我印象最深的特征当数邓小平的果断坚决和不遗余力。”
谈话一开始,邓小平就长驱直入,谈及苏联与越南对世界构成的影响:“所有反对战争的国家与人民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这些战争贩子。”

邓小平
期间,邓小平与李光耀还提及越南倾向苏联与进攻柬埔寨的问题。两人有来有往,将中苏与中越关系剖析了清楚,而且指明了未来的发展道路:
“如果越军跨过湄公河,那就如美国逼近鸭绿江的行为一样,中国不可能按兵不动,势必要为主权和人民而战。”

邓小平
这是邓小平对越南数次的进犯行为所持有的态度,而且,他强调道:“中国心口如一,从不隐瞒自己的想法,说一句是一句。”
这句话令李光耀深信不疑,即便不断有人对他说:“邓小平的警告不过是在吓唬人。”他也从未改变这样的想法。

邓小平与周总理
邓小平结束东南亚国家的访问后,前往美国与卡特总统确定中美建交的发展方向。之所以能达成一致,是因为美国确保中国在采取攻击或“惩罚”越南时,不会从中作梗。
无论是行动,还是言行上,邓小平都为反击越南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因此,李光耀才会大胆直言,称中国一定会惩罚越南,而事实也证实了他所言非虚。

邓小平
邓小平回国后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新加坡的报道。其中一改往日对新加坡的陈旧观念,将新加坡形容成一个花园城市,并说出绿化、公共建设等的开明之处。
这也成为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建交关系融洽的证明。
后记

图源网络
中国以绝对的实力证明,中国并非待宰的羔羊,任何无底线侵犯国家利益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会付出惨痛代价。另外,中国也会将友好外交贯彻到底,以绝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共谋发展的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