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至四龄侄女
全家几乎中一遍了
10月4日,星期二。
今早送了孩子上学之后,跟往常一样顺路去跑步,没感觉任何异常。
中午,到学校接孩子放学。她说头疼、发热、头晕,还说手指有点麻痹,感觉有点迟钝。我说,我们赶紧回家测一下。
离开校门时,路过一个戴着口罩的小哥,在发传单,他说了一句不知道什么,我着急回家,没听清楚,瞥了一眼,匆匆离去。
回到家,一测体温,37.6度。给她做了ART抗原自测,果然出现暗红的二杠;我赶紧给学校老师发电邮请病假。
孩子确诊,我原本是不担心的。我侄女今年初就确诊了,四岁,不具备打新冠苗的年龄资格,第一天发热,第二天就好了。我父亲,“年方”86,也是今年初确诊,当时我和弟弟妹妹商议,要不要送去政府的社区康复设施?但看他状况还好,只有小咳嗽,喝了咳嗽药水就没什么,那么就顺他意,让他居家康复,只要我们时刻留意病情发展,有事随时送院就行。
当然,居家康复的结果是,与我父同住的妹妹第二三天也中了。我侄女中了之后,没两天我弟弟、弟媳也中了。好的是,过了几天他们全好了,倒也没听说有后遗症。分居三处的全家人,除了我和女儿,全中一遍了。
言归正传。我女儿确诊之后,因为有我侄女前例在先,我并不紧张。但我半小时后观察到,她嘴唇很红,简直像涂了口红似的,而且还说手指感觉麻痹,触觉比平时迟钝。当过六年消防官的我,本来就有根深蒂固的“只怕万一”的思维,于是马上警觉起来。
我赶紧搜了搜竹脚妇幼医院的科普网页,说儿童确诊冠病之后,如果出现红疹、红眼、红唇、颈项肿胀、手脚肿胀,或许有可能是川崎病,就得前往求医。

我不由得有点紧张起来。但我又想,今天是测阳的第一天,现在已经傍晚了,孩子并无其他异状,还是等明早睡醒之后,观察观察再说。
当晚我睡觉之前,感觉自己喉咙微微发痒。我想,我这次应该是逃不掉了。过去我有这么一两次,感觉头晕,以为是中了,那ART一测,阴,浪费了我的军备库存。这次就先不测了,等过了今晚,让病毒累积多一些,明早一测就见真章了。
当晚,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7146起确诊病例,其中6888起为本土病例。 我爸、我弟、弟媳、侄女、我妹、我女儿,一共六人,只有我爸计入确诊数据,因为他去看了医生,有记录。其他五个没有。尽管五人数据没有统计进去,但政府透露,截至八月底,新加坡尽管只有三分之一人口确诊,包括无症状感染,但是,根据其他证据如污水分析、血清分析等等,社区阳性率已达到70%,也就是说,新加坡当时70%人口已感染。 现在已经是十月,社区阳性率说不定已经到80%或以上了。
【第一天】 整个人晕乎乎 好几年没这么病过了
10月5日,星期三。 五点多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出ART做个抗原自测。果然见真章了,实打实的二杠。测了体温,倒是很正常,36.3度。看来病毒虽已到岗,但尚未正式开工。

早晨感觉还可以,除了咽痒没什么别的。胃口极好,比平时还好。吃了麦片,又吃了面包,还吃了香蕉,但仍感觉不饱。打算再吃,想想房里的体重计,忍了下来。
开始干活,写文章。到了9点半,开始流鼻水,清水状。
11点半,文章写完,上交到编辑部之后,一放松下来,感觉有点晕,有点犯困。测了一下体温,不知不觉竟已升到37.6度。赶紧躺下。
躺下之后,想起接下来几天有好几场活动,于是一个个发信息、发电邮去请假,包括两天后的通商中国“慧眼中国环球论坛”。

(10月7日,慧眼中国环球论坛。朋友从现场传来的照片)
躺平不动,慢慢感觉手脚是冰凉的。我平时很怕热,此时却很畏寒。隔离在小小房间里,不但不敢开风扇,甚至还得盖上被子,才感觉没那么冷。
人晕乎乎的,想睡又睡不着,中午12点多终于睡着。一觉醒来,尽管仍疲惫不堪,但感觉睡了很久,估计已经到了下午三四点钟了。拿起手机一看,天!才下午1点。
接到个手机信息,一看,是友联书店马总发来的,邀请我带孩子参加翌日的一场给儿童办的讲故事活动。她说:“昨天我同事在学校外面派传单,见到你,你很匆忙就走了,所以今天我特地给你发这个信息。”
我连忙说,昨天我真没认出小哥,一来他戴着口罩,二来孩子不舒服我着急回家,实在抱歉;无论如何,我跟孩子都确诊了,去不了,很是遗憾。 咽喉仍是发痒,伴着些许咳嗽。我便用了喉糖来缓解。

再测体温。上升到38.2度。整个下午就在混混沌沌中度过,有时昏昏沉沉睡着了,但也就睡那么三四十分钟。醒来之后,照样是晕乎乎的。
5点多,吃了两颗班纳杜。到了晚上8点,终于退烧了。
烧是退了,却开始鼻塞了。
今天是我阳的第一天,也是孩子阳的第二天。她基本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但还有一点头疼和一点咽痒,已经不再发热,也不再头昏脑胀。唇色已恢复原样,手指也不再有麻痹感觉。我便放心了。
孩子接种过两针辉瑞-BNT,完成第二剂接种是今年一月下旬,距离检测阳性是十个月。
我自己接种过四针,前三针是莫德纳,第四针是辉瑞-BNT。完成第四针接种是6月21日,距离我检测阳性是106天,不到四个月。
我平时很少生病,伤风感冒几年才得一次。除了有过阑尾炎、胰腺炎各一次,还有服兵役练自由搏斗时脚趾骨裂不算,记忆中,上一次让我感觉这么难受的一场病,好像是30多年前。
当时,1985年,我念中四,正在会考期间。刚考完第一门,就发热了,而且全身起小水泡,人也是感觉晕乎乎。去看医生,说是水痘,必须马上进医院隔离。
住院之后的前两三天都是在反复的发热、物理降温,以及在反复的昏睡、半清醒中度过。
幸好,我后面几门考试都是在我住院的第四天开始,当时我已经不再发热也不再昏睡了。后面几门课考得还不错,毕竟考上了重点高中。
最爽的是,我不必像平时那样得起早贪黑赶去考场,而是监考老师带着试卷到医院来,院方独立开了个房让我在里面参加考试。
除了全身水痘发痒,我觉得舒服惬意得不行。九点钟开考,我只要8点50分大摇大摆从病房走出去,旁边就是考房。而且护士阿姨还送来鲜橙汁,放在考桌上伺候。考完之后大摇大摆走回病房,不一会儿就有午饭送上,还有水果。当时,穷人家的孩子,哪有鲜橙汁和水果想吃就吃?
当晚,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5923起确诊病例,其中5708起为本土病例。此数据不含本人。同日,ICU有冠病病患11人,ICU占用率3.1%。
由于医疗资源未受挤兑,居家康复的我有信心,万一病情恶化,随时送院是能保证有张ICU病床在等着我的。
一个社会所选择的防疫策略,与它掌握的医疗资源、以及这个社会对疫情的认识和态度,有着基本的相互关系。疫苗保护是基件,医疗资源是硬件,社会心理是软件,无论采取哪种防疫措施,都脱不开此三者的基本考量。

只有在取得足够高的疫苗覆蓋率和保护力,并且具备足够的医疗资源以防万一,唯有人们在心理上能够接受“我家隔壁就有阳性病人在隔离在康复”而非“谈冠色变”,三者合一,才能走这一步。
【第二天】 涕泪直下三千尺 疑是黄河落九天
10月6日,星期四。我确诊的第二天。 好消息是,不再发热了。坏消息是,开始出现间断性鼻塞。
而且,还开始大量流鼻水、流泪水、打喷嚏。非常大量。 跟昨天一样,今天上午我相对是清醒的,赶紧趁清醒时把文章写了,上交编辑部。
鼻孔像老旧破漏的水龙头,清水状的鼻水时不时滴答滴答,不一会就湿透了垫在案上的纸巾。
中午之前,把稿交了。跟昨天一样,一交了稿,就逐渐进入晕乎乎的状态。
躺在床上时,鼻水不滴了,这时变成开始鼻水泪水齐淌,就像断线的珍珠,过一阵子就咕隆隆横过半边脸流下去。
然后,开始打喷嚏。动静之大,估计邻居都听得到。打一次喷嚏,感觉床像是要塌了。
看着这一脸的鼻水、泪水,我感觉自己像是热核电厂大爆炸,不断排出肉眼看不到的有害物质。
此时如果随便拿根棉签蘸一下泪水鼻水,送去检测,估计肯定要阳的。
如果病毒是弹头,那么,鼻水泪水就是运载火箭;必须大量饮水,才能有足够数量的火箭把弹头发射出去;如果火箭库存不足,我体内弹头要何时才能排完?想到这里,赶紧又喝了一大杯。
忽然想起,2020年各国各地封城之时,很多人到超市抢购各种物资,其中一种金贵物品就是纸巾和厕纸。
当时我猜测,因为腹泻是当时典型症状之一,同时,买不到医用口罩的时候,厕纸和纸巾折叠起来,塞在可重复使用的口罩里,也聊胜于无。
现在自己得病时,才知道,像这样子滴鼻水、淌泪水、打喷嚏,一天一盒纸巾恐怕都不够用,难怪要抢购纸巾。
今天还是有些咽痒,有时会轻咳几声。头痛比第一天缓解,但有时还感觉头紧紧的,谈不上痛,但肯定不舒服。
整个下午还是昏沉沉,但状态稍微比第一天好一些。大部分时间还是感觉很疲惫,但又睡不着,即便勉强睡着了,也睡不好。
到了下午三点半,不管了,倒了杯威士忌,配些花生,放开了享受一番。就算要老子走,也得有临行一杯酒,是不是?

一杯威士忌下去,顿时感觉舒服许多。之后再睡,效果稍微好一些。
傍晚,跟几个朋友说了威士忌的事,有些人骂我“这时怎么还喝酒”,有些附和我“喝了是不是感觉好一些”。
今天是我阳的第二天,是孩子阳的第三天。孩子基本已经没事了,除了还有轻微咽痒。
当晚,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6208起确诊病例,其中5982起为本土病例。同日,ICU有冠病病患13人,ICU占用率3.7%。
【第三天】 血氧降到96
平时都是98、99 10月7日,星期五。
今天是我阳的第三天,胃口跟前两天一样,还是很好。但我不敢再大吃了,如果一场病下来,体重反增了三公斤,尴尬的可不是我,是病毒。
我一个朋友说,她刚中的时候也是胃口很好,是在转阴之后才失去味觉和嗅觉的。失去味觉和嗅觉之后,她胃口就很差了。我听了虎躯一震,赶紧再添了一碗饭。
今天,除了还有轻微咽痒,以及浓厚的鼻音,感觉跟平时差不多了,鼻水、泪水不再泛滥成灾,打喷嚏还有,但少了很多,偶尔一两次。

这两天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操作是,我每隔几小时测一次血氧。我这种状态应该算是轻症中的轻症了,但是,一测血氧,96,尽管还是属于很好的范畴,但是,我平时测都是98至99,大部分时候99。可见,虽说现在奥密克戎主要影响上呼吸道,但是,对血氧恐怕还是有影响的。
过去两天到了中午就开始进入半昏迷,今天就不再出现这种状态了。整个下午都是跟平时一样,维持清醒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