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饒過誰?身為新加坡新冠「掃尾」一族,我在病中陷入半昏睡狀態

2022年10月15日   •   5萬次閱讀

下至四齡侄女

全家幾乎中一遍了

10月4日,星期二。

今早送了孩子上學之後,跟往常一樣順路去跑步,沒感覺任何異常。

中午,到學校接孩子放學。她說頭疼、發熱、頭暈,還說手指有點麻痹,感覺有點遲鈍。我說,我們趕緊回家測一下。

離開校門時,路過一個戴著口罩的小哥,在發傳單,他說了一句不知道什麼,我著急回家,沒聽清楚,瞥了一眼,匆匆離去。

回到家,一測體溫,37.6度。給她做了ART抗原自測,果然出現暗紅的二槓;我趕緊給學校老師發電郵請病假。

孩子確診,我原本是不擔心的。我侄女今年初就確診了,四歲,不具備打新冠苗的年齡資格,第一天發熱,第二天就好了。我父親,「年方」86,也是今年初確診,當時我和弟弟妹妹商議,要不要送去政府的社區康復設施?但看他狀況還好,只有小咳嗽,喝了咳嗽藥水就沒什麼,那麼就順他意,讓他居家康復,只要我們時刻留意病情發展,有事隨時送院就行。

當然,居家康復的結果是,與我父同住的妹妹第二三天也中了。我侄女中了之後,沒兩天我弟弟、弟媳也中了。好的是,過了幾天他們全好了,倒也沒聽說有後遺症。分居三處的全家人,除了我和女兒,全中一遍了

言歸正傳。我女兒確診之後,因為有我侄女前例在先,我並不緊張。但我半小時後觀察到,她嘴唇很紅,簡直像塗了口紅似的,而且還說手指感覺麻痹,觸覺比平時遲鈍。當過六年消防官的我,本來就有根深蒂固的「只怕萬一」的思維,於是馬上警覺起來。

我趕緊搜了搜竹腳婦幼醫院的科普網頁,說兒童確診冠病之後,如果出現紅疹、紅眼、紅唇、頸項腫脹、手腳腫脹,或許有可能是川崎病,就得前往求醫。

我不由得有點緊張起來。但我又想,今天是測陽的第一天,現在已經傍晚了,孩子並無其他異狀,還是等明早睡醒之後,觀察觀察再說。

當晚我睡覺之前,感覺自己喉嚨微微發癢。我想,我這次應該是逃不掉了。過去我有這麼一兩次,感覺頭暈,以為是中了,那ART一測,陰,浪費了我的軍備庫存。這次就先不測了,等過了今晚,讓病毒累積多一些,明早一測就見真章了。

當晚,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7146起確診病例,其中6888起為本土病例。 我爸、我弟、弟媳、侄女、我妹、我女兒,一共六人,只有我爸計入確診數據,因為他去看了醫生,有記錄。其他五個沒有。儘管五人數據沒有統計進去,但政府透露,截至八月底,新加坡儘管只有三分之一人口確診,包括無症狀感染,但是,根據其他證據如污水分析、血清分析等等,社區陽性率已達到70%,也就是說,新加坡當時70%人口已感染。 現在已經是十月,社區陽性率說不定已經到80%或以上了。

【第一天】 整個人暈乎乎 好幾年沒這麼病過了

10月5日,星期三。 五點多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出ART做個抗原自測。果然見真章了,實打實的二槓。測了體溫,倒是很正常,36.3度。看來病毒雖已到崗,但尚未正式開工

早晨感覺還可以,除了咽癢沒什麼別的。胃口極好,比平時還好。吃了麥片,又吃了麵包,還吃了香蕉,但仍感覺不飽。打算再吃,想想房裡的體重計,忍了下來。

開始幹活,寫文章。到了9點半,開始流鼻水,清水狀

11點半,文章寫完,上交到編輯部之後,一放鬆下來,感覺有點暈,有點犯困。測了一下體溫,不知不覺竟已升到37.6度。趕緊躺下。

躺下之後,想起接下來幾天有好幾場活動,於是一個個發信息、發電郵去請假,包括兩天後的通商中國「慧眼中國環球論壇」。

(10月7日,慧眼中國環球論壇。朋友從現場傳來的照片)

躺平不動,慢慢感覺手腳是冰涼的。我平時很怕熱,此時卻很畏寒。隔離在小小房間裡,不但不敢開風扇,甚至還得蓋上被子,才感覺沒那麼冷。

人暈乎乎的,想睡又睡不著,中午12點多終於睡著。一覺醒來,儘管仍疲憊不堪,但感覺睡了很久,估計已經到了下午三四點鐘了。拿起手機一看,天!才下午1點。

接到個手機信息,一看,是友聯書店馬總發來的,邀請我帶孩子參加翌日的一場給兒童辦的講故事活動。她說:「昨天我同事在學校外面派傳單,見到你,你很匆忙就走了,所以今天我特地給你發這個信息。」

我連忙說,昨天我真沒認出小哥,一來他戴著口罩,二來孩子不舒服我著急回家,實在抱歉;無論如何,我跟孩子都確診了,去不了,很是遺憾。 咽喉仍是發癢,伴著些許咳嗽。我便用了喉糖來緩解。

再測體溫。上升到38.2度。整個下午就在混混沌沌中度過,有時昏昏沉沉睡著了,但也就睡那麼三四十分鐘。醒來之後,照樣是暈乎乎的

5點多,吃了兩顆班納杜。到了晚上8點,終於退燒了。

燒是退了,卻開始鼻塞了。

今天是我陽的第一天,也是孩子陽的第二天。她基本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但還有一點頭疼和一點咽癢,已經不再發熱,也不再頭昏腦脹。唇色已恢復原樣,手指也不再有麻痹感覺。我便放心了。

孩子接種過兩針輝瑞-BNT,完成第二劑接種是今年一月下旬,距離檢測陽性是十個月。

我自己接種過四針,前三針是莫德納,第四針是輝瑞-BNT。完成第四針接種是6月21日,距離我檢測陽性是106天,不到四個月。

我平時很少生病,傷風感冒幾年才得一次。除了有過闌尾炎、胰腺炎各一次,還有服兵役練自由搏鬥時腳趾骨裂不算,記憶中,上一次讓我感覺這麼難受的一場病,好像是30多年前

當時,1985年,我念中四,正在會考期間。剛考完第一門,就發熱了,而且全身起小水泡,人也是感覺暈乎乎。去看醫生,說是水痘,必須馬上進醫院隔離。

住院之後的前兩三天都是在反覆的發熱、物理降溫,以及在反覆的昏睡、半清醒中度過。

幸好,我後面幾門考試都是在我住院的第四天開始,當時我已經不再發熱也不再昏睡了。後面幾門課考得還不錯,畢竟考上了重點高中。

最爽的是,我不必像平時那樣得起早貪黑趕去考場,而是監考老師帶著試卷到醫院來,院方獨立開了個房讓我在裡面參加考試。

除了全身水痘發癢,我覺得舒服愜意得不行。九點鐘開考,我只要8點50分大搖大擺從病房走出去,旁邊就是考房。而且護士阿姨還送來鮮橙汁,放在考桌上伺候。考完之後大搖大擺走回病房,不一會兒就有午飯送上,還有水果。當時,窮人家的孩子,哪有鮮橙汁和水果想吃就吃?

當晚,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5923起確診病例,其中5708起為本土病例。此數據不含本人。同日,ICU有冠病病患11人,ICU占用率3.1%。

由於醫療資源未受擠兌,居家康復的我有信心,萬一病情惡化,隨時送院是能保證有張ICU病床在等著我的

一個社會所選擇的防疫策略,與它掌握的醫療資源、以及這個社會對疫情的認識和態度,有著基本的相互關係。疫苗保護是基件,醫療資源是硬體,社會心理是軟體,無論採取哪種防疫措施,都脫不開此三者的基本考量

只有在取得足夠高的疫苗覆蓋率和保護力,並且具備足夠的醫療資源以防萬一,唯有人們在心理上能夠接受「我家隔壁就有陽性病人在隔離在康復」而非「談冠色變」,三者合一,才能走這一步。

【第二天】 涕淚直下三千尺 疑是黃河落九天

10月6日,星期四。我確診的第二天。 好消息是,不再發熱了。壞消息是,開始出現間斷性鼻塞

而且,還開始大量流鼻水、流淚水、打噴嚏。非常大量。 跟昨天一樣,今天上午我相對是清醒的,趕緊趁清醒時把文章寫了,上交編輯部。

鼻孔像老舊破漏的水龍頭,清水狀的鼻水時不時滴答滴答,不一會就濕透了墊在案上的紙巾。

中午之前,把稿交了。跟昨天一樣,一交了稿,就逐漸進入暈乎乎的狀態。

躺在床上時,鼻水不滴了,這時變成開始鼻水淚水齊淌,就像斷線的珍珠,過一陣子就咕隆隆橫過半邊臉流下去。

然後,開始打噴嚏。動靜之大,估計鄰居都聽得到。打一次噴嚏,感覺床像是要塌了。

看著這一臉的鼻水、淚水,我感覺自己像是熱核電廠大爆炸,不斷排出肉眼看不到的有害物質

此時如果隨便拿根棉簽蘸一下淚水鼻水,送去檢測,估計肯定要陽的。

如果病毒是彈頭,那麼,鼻水淚水就是運載火箭;必須大量飲水,才能有足夠數量的火箭把彈頭髮射出去;如果火箭庫存不足,我體內彈頭要何時才能排完?想到這裡,趕緊又喝了一大杯。

忽然想起,2020年各國各地封城之時,很多人到超市搶購各種物資,其中一種金貴物品就是紙巾和廁紙。

當時我猜測,因為腹瀉是當時典型症狀之一,同時,買不到醫用口罩的時候,廁紙和紙巾摺疊起來,塞在可重複使用的口罩里,也聊勝於無。

現在自己得病時,才知道,像這樣子滴鼻水、淌淚水、打噴嚏,一天一盒紙巾恐怕都不夠用,難怪要搶購紙巾。

今天還是有些咽癢,有時會輕咳幾聲。頭痛比第一天緩解,但有時還感覺頭緊緊的,談不上痛,但肯定不舒服

整個下午還是昏沉沉,但狀態稍微比第一天好一些。大部分時間還是感覺很疲憊,但又睡不著,即便勉強睡著了,也睡不好

到了下午三點半,不管了,倒了杯威士忌,配些花生,放開了享受一番。就算要老子走,也得有臨行一杯酒,是不是?

一杯威士忌下去,頓時感覺舒服許多。之後再睡,效果稍微好一些。

傍晚,跟幾個朋友說了威士忌的事,有些人罵我「這時怎麼還喝酒」,有些附和我「喝了是不是感覺好一些」。

今天是我陽的第二天,是孩子陽的第三天。孩子基本已經沒事了,除了還有輕微咽癢

當晚,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6208起確診病例,其中5982起為本土病例。同日,ICU有冠病病患13人,ICU占用率3.7%。

【第三天】 血氧降到96

平時都是98、99 10月7日,星期五。

今天是我陽的第三天,胃口跟前兩天一樣,還是很好。但我不敢再大吃了,如果一場病下來,體重反增了三公斤,尷尬的可不是我,是病毒。

我一個朋友說,她剛中的時候也是胃口很好,是在轉陰之後才失去味覺和嗅覺的。失去味覺和嗅覺之後,她胃口就很差了。我聽了虎軀一震,趕緊再添了一碗飯。

今天,除了還有輕微咽癢,以及濃厚的鼻音,感覺跟平時差不多了,鼻水、淚水不再泛濫成災,打噴嚏還有,但少了很多,偶爾一兩次。

這兩天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操作是,我每隔幾小時測一次血氧。我這種狀態應該算是輕症中的輕症了,但是,一測血氧,96,儘管還是屬於很好的範疇,但是,我平時測都是98至99,大部分時候99。可見,雖說現在奧密克戎主要影響上呼吸道,但是,對血氧恐怕還是有影響的

過去兩天到了中午就開始進入半昏迷,今天就不再出現這種狀態了。整個下午都是跟平時一樣,維持清醒狀態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