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新加坡“断路器”实施的最后一天,人力部宣布有60个宿舍已被认定不再传播冠病病毒,包括3个客工专用宿舍以及57个工厂改建宿舍和建筑工地临时宿舍。
随之而来的,还有这些客工们即将复工的消息。
人力部长杨莉明在6月1日同步宣布,为了确保各行各业能妥善管理员工安全复工,人力部和负责客工宿舍问题的跨机构工作组采用科技方案,在SGWorkPass应用加入“复工通行证”的新功能。
健康客工会获得“绿色复工通行证”,允许他们为了工作离开宿舍。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这些信息都在向我们传递著一个讯号:客工宿舍开始解封了,客工们也开始复工了。
难道说,困扰新加坡已久的客工宿舍疫情已经过去了?
01. 客工宿舍疫情控制住了吗?
新加坡正规的客工宿舍有43个,加上其他类型的宿舍,住宿总人数达到约32万3000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约占新加坡总人口数的二十分之一,如果这些客工分散居住,可能需要两个宏茂桥组屋区才足以容纳。 可以想见,客工们在宿舍的群居生活有多么密集,这也正是疫情迅速在各客工宿舍之间传播的主因。

其实,疫情期间被隔离的客工们的复工号角早已吹响。
早在5月15日,杨莉明就在政府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记者会上表示:客工宿舍的防疫工作已经进入第三阶段,那就是确保提供足够支援,让企业和客工复工。
所以当一部分宿舍被认定为安全宿舍后,解封和复工都是顺理成章。

截至6月9日,60个被认定不再传播冠病病毒的安全宿舍中有40个已经完成复工准备,这些宿舍中的5500名住户当中,一部分已回到工作岗位。
6月10日,人力部表示,又有30多个客工宿舍已被跨机构工作组认定为不再传播冠病病毒,当中包括1间客工专用宿舍以及29间工厂改建宿舍或建筑工地临时宿舍。另有8间客工专用宿舍的14栋康复员工住宿楼也被认定不再传播病毒。这30多个宿舍的客工住户有大约8400名。
根据相关规定,被列为安全宿舍的客工宿舍运营者如果能够和雇主安排错峰接送客工;雇主也能够更新人力部数据库中的客工住址,让客工及时通过人力部的"FWMOMCare"应用更新住址、健康情况等资料,以及让客工下载和使用“合力追踪”(Trace Together),就可以安排复工。
据人力部网站资料显示,截至6月9日,住在安全宿舍中的客工一共有55000名。

图片来源:新加坡人力部官网
要判断现在是不是解封客工宿舍的好时机,要先看看疫情在客工宿舍是否已经得到控制。
最早关于新加坡客工宿舍检测情况的披露可以参考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在5月12日的发言:
客工宿舍有超过32万名客工,当局已经检测了大约10%的客工,仍有90%的客工需要检测。
当时,每天在客工宿舍进行的检测大约是3000次。 截至5月12日,新加坡为大约30000名住在宿舍的客工进行了病毒检测。
黄循财还于当天承诺, 新加坡当局将会确保客工们没有病毒后,才会让他们返回工作岗位。
随后,新加坡政府逐步提高客工宿舍检测力度。
截至5月17日,大约四分之一,也即约82000名的宿舍客工接受了病毒检测。

图片来源:法新社
6月4日,卫生部长颜金勇回复议员穆仁理的提问时,提到新加坡客工宿舍的检测进度。
颜金勇表示:预计到了8、9月份才能完成所有宿舍客工的病毒检测工作,这是因为当局必须确保检测工作在有系统和谨慎的情况下进行。一旦确认这些外籍客工没有感染病毒,他们将能陆续复工。

早前曾有专家强调,病例数量与检测数量直接挂钩,须待所有客工检测完毕,客工宿舍的确诊病例才可能实质下降。
如今,客工宿舍每日新增确诊数依然保持在三位数,情况不容乐观。

数据来源:新加坡卫生部官网
SingPlus还收到了一位客工朋友的反馈,搬宿舍后,他的检测结果从阴性到阳性。
无法想像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更加无从追究这是谁的责任,剩下的只是恐惧。

再来看看近十天新加坡的客工宿舍感染群状况如何。
6月1日,新加坡新增三个感染群,都是位于工业区的客工宿舍。其中,位于丹那美拉海岸路的HSJV客工宿舍感染群,包括4起新病例与163起早前确诊病例。另两个感染群都位于大士,分别是大士南12街10号(3起早前确诊病例)以及大士景1径109号(7起早前确诊病例)。
6月2日,又有三个客工宿舍被列为新感染群,分别位于大士景广场6号、大士景2径65和67号和兀兰E1工业区18号。其中,大士景广场6号感染群包括1起新公布的确诊病例和3起早前公布病例;大士景2径65和67号感染群则有29起早前公布病例;5起早前公布病例则跟兀兰E1工业区18号有关。
6月3日,新增三个客工宿舍感染群,分别位于光明路12号和大士南巷8号。位于光明路的宿舍共有六起病例,位于大士南巷的宿舍则有14起病例。
6月4日,新增的四个感染群包括甘榜武吉士的工地(3起)、太戈尔巷212号(4起)、大士南1道63号(4起),以及乌美4道109号(3起)。
6月5日,新增一个客工宿舍感染群,13起确诊病例已经证实同位于兀兰9道781号的客工宿舍有关联。已知的28个感染群也都出现了新病例,其中Cassia@Penjuru客工宿舍再添54起病例。
6月6日,新增两个客工宿舍感染群,分别位于Beyond Tuas South Boulevard客工宿舍和光明路10号,各有3起和6起新增确诊病例和这两个感染群有关。
6月7日,新增一个客工宿舍感染群,位于大士南2街6号的客工宿舍,有3起早前确诊病例和1起新增病例。
6月8日,出现四个新感染群,都是工业区的客工宿舍。它们分别是太戈尔巷216号(6起)、科技园弯9B号(17起)和16号(5起),以及大士景1径115号(25起)。
6月9日,新增的一个客工宿舍感染群是大士景广场145号(34起)。
6月10日,新增三个客工宿舍感染群,分别位于双溪加株3街9号、科技园弯19A号和大士景1径113号。有6起新确诊病例和1起早前确诊病例跟双溪加株3街9号宿舍有关联;16起新确诊病例和8起早前确诊病例跟科技园弯19A号宿舍有关联;8起新确诊病例则跟大士景1径113号宿舍有关联。
从6月1日到6月10日,短短十天,共有25个客工宿舍被列为新的感染群。

图片来源:8视界新加坡
国会议员穆仁理于6月4日在国会上提问,为何选择在客工病例居高不下时,于本月1日结束阻断措施。
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对此的回应是:尽管客工宿舍病例数量仍然偏高,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积极检测所致,这也是我们为了确保宿舍再无传染,以及让客工重回工作岗位所作的计划的一部分。宿舍的情况已得到控制。现在是时候开始逐步且谨慎地恢复活动了。”
但是,
宿舍的情况是哪里得到控制了呢?
是单日确诊人数大量减少了?
还是很久不再出现新的感染群了?

国家发展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扎吉哈6月4日在国会表示:截至5月底,大约3万名住在宿舍的确诊客工病例中,有一半已经康复,其余半数的外籍客工康复情况良好,目前只有一人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
然而,一时一地的小小成果固然令人振奋,却还远远称不上成功。
客工宿舍的情况依然严峻,还不到掉以轻心的时候。
02. 建筑业复工进行中
建筑业是新加坡客工人数最庞大的行业之一,从业客工目前约32万名。
5月15日,建设局曾透露,仍有5%,即大约2万名建筑客工在继续工作,他们主要负责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建筑项目以及一些因安全理由不能停工的项目。

阻断措施结束后,那些因为安全理由不可继续拖延的建筑项目,或是有时间性的关键基础设施项目将能复工。
也就是说,6月开始,约4万名建筑客工可以回到工作岗位复工,复工人数达到建筑业客工的10%。
随着更多客工陆续复工,政府计划要求业者为这些客工做定期检测,可能每两星期一次,但这就会导致建筑成本增加。
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对此表示:
(建筑)业者必须承担检测成本,这也意味着这项新条规将使到建筑成本上涨。我们必须准备支付更高的费用,因为我们都想要建筑工程在安全情况下完成。

建设局表示关键建筑项目将优先复工,包括地铁和深隧道阴沟系统工程。至于预购组屋等建筑项目,当局也会考虑,但必须取决于业者是否已制定安全措施。
建筑业工作场所必须符合三项标准才能复工。这三项标准包括:
1、雇主可设立新系统以便跟进客工每天的健康状况,管理客工之间的互动及休息日等,例如使用追踪应用程序Trace Together;
2、使用SafeEntry应用记录客工的进出;
3、雇主也必须按员工所负责的建筑项目分配住宿,和安排交通,同时确保工地的安全。
卫生部长颜金勇表示,工地的安全措施很重要,采取小心和谨慎的方法是较理想的作法,不然如果再爆发感染群,工地就必须关闭。

由于客工是本地感染人数最多的群体,即使放宽措施后,客工宿舍仍必须严格执行一系列安全距离措施,比如禁止群聚,以及禁止造访居住地的其他楼层单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