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新加坡外籍劳工

2020年06月13日   •   8550次阅读

客工只能因工作需要外出,并且必须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要立即回到宿舍,包括安全距离,并仍要留在自己的楼层,不能到其他楼层。

而已经出院的客工虽然已经康复,但并不代表可以更自由地出入,仍须和其他人一样遵守安全距离措施。

面对政府对建筑行业复工逐渐放宽的限制,客工们其实也都有些迫不及待。

居住在太戈尔巷一间客工宿舍的27岁工地主管Billal Khan说,他和他的九个室友一直在玩游戏,如弹局游戏和象棋,玩久了也很无聊。

我想开工,工作比较好。至少每天我都能出去,会开心。

一部分入住游轮的已经康复的客工也表示:船上生活虽好,但还是想住回宿舍,尽快复工。

疫情期间损失不小的建筑业主们也希望可以早日复工,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据《联合早报》5月28日报道:受访建筑业者肯定政府给予慷慨的补助,能分担35%至50%的人力成本,但他们更希望能尽快复工,自食其力,同时担心停工太久会导致中小型分包商支撑不下去,影响整个建筑供应链。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尽管建筑业者可在解封首阶段安全复工,但许多承包商反映员工们仍在排队等候接受拭子检测,至今未知何时才能复工,吁请当局更灵活处理。

6月4日,议员李美花在国会中为许多仍无法复工的建筑承包商陈情,指客工群体的冠病检测工作预计8月或9月才能完成,令承包商有感复工之日仍无法预见。

有承包商说,等来等去,swab(拭子检测)来swab去,天都亮了。

她建议当局让那些住在客工宿舍、身体健康的建筑客工优先接受拭子测试,一旦检测结果呈阴性就让他们复工。

李美花也建议当局为建筑业者提供更多援助,包括:为业者提供全额外籍劳工税和750元客工税回扣直到8月份。

5月26日出炉的坚毅向前预算案中,建筑业是重点援助的领域之一

在雇佣补贴计划下,本地建筑员工6月至8月的薪金,首4600元可获75%补贴;外劳税回扣和补贴也延长两个月。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李智陞在6月5日国会辩论坚毅向前预算案时说,许多建筑承包商反映当局的复工条件严苛,同时因为停工导致资金积压在材料和租用机械上而感到焦虑。

对此,他表示,面对冠病疫情,当局必须谨慎,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他同时也强调:政府会继续给予建筑业者更多援助

政府将在短期内继续帮助企业承担额外的费用,包括支付客工的拭子测试费用。从长远来看,政府会继续给予建筑业援助,并协助应对额外的成本。我们会公布更多细节。

6月9日,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在发表的“与冠病共存”为主题的电视演说中特意点名建筑业:

建筑业需要面对这些重大调整,意味着将会有大笔的额外开销。眼下,政府会通过“坚毅向前预算案”来帮忙承担这些费用;长远来说,我们将会推出其他援助,并且鼓励建筑业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这段过渡期无疑是痛苦的,但我保证政府将同建筑业紧密合作,共度难关,协助建筑业浴火重生。

此外,建设局和新加坡建筑商公会也将从6月开始培训2万名安全管理人员,协助更多项目安全复工。

03. 新加坡不再需要客工?

自从疫情在新加坡客工宿舍大面积爆发以来,宿舍里拥挤的居住环境、欠佳的卫生条件和客工恶劣的生存状况等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要求决策者检讨新加坡客工政策的声浪层出不穷,一些社会和经济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也呼吁新加坡政府在疫情后重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客工的依赖

其实新加坡与客工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

早在李光耀执政的时代,就曾提出“十年内零客工”的设想,然而终究未能实现。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也在持续地收紧外劳政策。

对于外界的这一呼吁,代表新加坡本地数万家各领域企业的八个重量级工商组织于5月27日联合发表声明,客工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减少客工会冲击经济发展,政府应谨慎处理这个问题。

这八个商会分别是:新加坡石油化工企业协会(ASPRI)、新加坡制造商总会、新加坡海事工业商会(ASMI)、新加坡中华总商会(SCCCI)、新加坡印度商会(SICCI)、新加坡马来商会(SMCCI)、新加坡建筑专业联盟(STAS),以及新加坡建筑商公会(SCAL)。

他们表示,削减客工人数将增加成本、影响居民就业、加重经商负担,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华总商会、马来商会和印度商会在联合声明中说,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新加坡是个老龄化社会,“没有一个可提供劳动力的腹地”,客工因此担起许多低端工作,让绝大多数的新加坡人有机会从事专业人员、经理、执行员与技师(PMET)等高阶职业。

建筑商公会会长黄益明也在个别声明中指出,新加坡目前“不具备轻易放弃外来劳动力的条件”,尤其以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建筑项目数量来看,减少客工将冲击新加坡的经商环境和生活成本。

他也提到,随着本地逐步解封,新加坡将需要客工来维持企业发展,协助经济复苏,多个暂停的建筑项目也亟需人力才能复工。

我们希望外界在考量新加坡的景况、经济和人口结构后,公平、不带偏见地看待建筑业。我们呼吁政府谨慎思考客工政策的下一步。

此外,商会也承诺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客工,并强调新加坡工作环境佳、雇主信誉好,客工的待遇并不差。尤其在疫情期间,客工不但持续发放薪水,也能得到妥善的医疗照顾,与雇主发生纠纷时更可透过多个管道求助。

石油化工企业协会、制造商总会和海事工业商会在联合声明中就指出,多数客工履行完最初的合约后,都自愿留在新加坡继续打拼,其中不乏在本地工作超过10年,并鼓励家人和朋友前来谋生的客工,这些事实对客工生活环境糟糕的相关报道和说法,无疑是“最有力的驳斥”。

该声明也提到,确实有一些违例的企业或宿舍经营者,但它们是例外而非通例,工商界全力支持政府对这些“害群之马”采取强硬行动。

联合声明一出,新加坡本地对于依赖客工一事也产生了不少的讨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Daniel Wong Hwee Boon表示,新加坡仍然需要一定比例的客工,不过,取得平衡是关键

一方面,客工确实在填补新加坡劳动力空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机械与电子工程技术委员会副主席Joseph Goh表示,如果减少雇用的客工的人数,许多公司将会面对巨大挑战,因为难以在本地找到人来替代他们。

工程制造商Rexadvance Technologies创办人Jessie Chen也说,“没人想弄脏自己的手”。她表示,所聘请的机器操作者几乎都是外籍劳工,即使工资是在2500到3000元之间,都不足以吸引本地人。

另一方面,客工对于促进本地人就业也意义重大:

经济学家Selena Ling也表示,随着新加坡的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问题,我国确实需要客工。

客工不论是在技能、经验和成本差异上,都与新加坡人互补。

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官委议员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则指出,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客工对改善当地更高技能职位的收入和就业状况,都有正面的影响。

对这个问题,新加坡的国家领导人也做出了回应:

5月27日,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接受亚洲新闻台专访,就是否需要检讨对客工的依赖发表看法时指出,建筑环境等领域常被视为只有体力活的工作,但该领域也不乏薪水优渥的职位,如建筑师、工程师、绘图员、建筑估料师和项目经理等。

王瑞杰与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和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兼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李智陞经过讨论,将提升建筑环境领域,为国人创造更好的工作,减少体力工作的比重。

但我必需提醒,能推行得多远也有个限度。我们仍需依赖相当多的客工,从事很多国人不会想做的苦活。

王瑞杰表示,新加坡仍然需要依赖相当多的外籍劳动力。不同经济领域的客工占比不同,但新加坡面临的更重要问题是本地劳动力短缺,这个问题还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

6月2日,被问及新加坡是否会减少在本地工作的客工人数时,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在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记者会上答复说,本地仍有不少建筑项目需要这些客工,减少建筑业客工人数不实际

目前有大约32万名客工在本地建筑业工作,尽管有更多国人从事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工作,不过要找到愿意在建筑工地从事苦力活的国人并非易事,因此新加坡仍需依赖这些客工。

他说,新加坡政府在过去几年努力减少客工人数,吸引更多国人到建筑业工作,包括颁发建筑业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得主后来从事一系列工作,包括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经理。

不过还是需要进行很多建筑工作,包括在工地展开体力活,但我们很难找到愿意从事这些工作的国人。如果说建筑业要完全不雇用客工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还是需要这些人,不过我们还是会继续减少这些人数。

此外,尽管新加坡也在大力推动自动化和预制科技,减少对客工的依赖。不过,一些雇主也表示,科技的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海峡建筑集团执行董事Kenneth Loo就指出,是有技术能减少建筑时间和工人的建筑方法,例如采用模块化建筑或混泥土预制件来起建筑物,不过合约被委托的方法,很难全面利用科技。

西餐馆KAZBAR的老板Angeles Herrero也说,“科技不能取代人类的互动,也不能取代我们去餐馆寻找手工食品的味道。”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