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正式签署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协定,并就四大方面展开互惠合作,借助彼此优势,争取更多国际投资,目标是在10年内推动和促进累计100个项目扩展,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以及探讨数据共享的可能性,让货物通关更加便利。

图源:FACEBOOK
柔新特区五年内将推动50个项目落地
昨日,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和马国经济部长拉菲兹在吉隆坡签署柔新经济特区协定,并于第11届新马领导人非正式峰会上,在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和马国总理安华的见证下,交换协定。
今年既是新加坡独立60周年,也是新马建交60周年。在这样特别的时间点,新马两国正式签署柔新特区协定意义非凡。不过相关协定还需要核准,两国争取在今年第三季前完成。根据协定,经济特区范围涵盖依斯干达特区和边佳兰。

图源:FACEBOOK
黄总理在见证协定交换仪式后表示,当局希望投资者要关注柔佛和新加坡之间的互补,关注整个生态系统。他指出,经济特区更大的潜力不仅仅在于新加坡企业前往柔佛,而在于双方携手合作,在全球范围吸引新投资项目。如果两国能联合推广柔新特区作为投资目的地,双方为各自的国家吸引更多全球投资,必将为两国人民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未来,新马两国将通过四大方面加强合作,包括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动、提高经商便利性,以及支持经济特区的人才发展,便于更好地争取国际投资。
在经济合作方面,协定鼓励和促进来自第三国和新加坡企业拓展至经济特区,投资包括制造业、物流、食品安全、旅游、能源、数码经济、绿色经济、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教育及医疗保健等11个领域。两国争取在首五年推动50个项目扩展,10年内推动累计100个项目扩展,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
在促进人员和货物流通方面,两国将分阶段提高通关人流、实施自动通关通道和无纸化货物通关。新马也将加强两国的交通连接、探讨如何鼓励更多商用车辆使用第二通道,以及按两国法规,探讨数据共享的可能性,让货物通关更加便利。
此外,为吸引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到经济特区工作,两国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马国也将成立一站式投资协调中心,提高在经济特区经商的便利性。两国将继续探讨新的合作领域,其中包括在符合两国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新柔地铁系统将促进两地产业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黄循财总理在关于新柔地铁系统方面,发表了一些不同看法。他表示,现阶段要判断新柔地铁系统对新加坡企业影响还言之过早,但无论这个地铁系统是否存在,商业的性质一直在改变,总会出现新的模式、竞争和颠覆形式,新加坡企业必须去适应这些变化。
据了解,新柔地铁预计在2026年底通车,这将大大缩减新加坡和新山之间的通勤时间,有本地企业因此担忧,这可能促使新加坡人进一步前往马来西亚消费,对本国零售业带来冲击。

图源:FACEBOOK
对此,黄总理坦言,政府听到一些企业在这方面的担忧,尤其是来自兀兰的企业,它们担心更多新加坡人前往柔佛购物带来的影响。但无论是否有新柔地铁系统,零售业已正在面对颠覆改变,这不一定局限于实体竞争,也可能是线上竞争。
至于柔佛的连接会如何影响企业,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这可能意味着有更多新加坡人去柔佛购物,但也可能会有更多马来西亚人来新加坡。目前,许多位于北部的企业都是服务马来西亚人的,尤其是那些每天来新加坡工作的人,他们在本地用餐和购物后返回柔佛。
有专家认为,新柔地铁系统不会产生过多负面情况,因为商业的性质一直在变化,总会有新的模式出现,企业必须适应这些变化,不能总是因循守旧。
不过,政府也应当继续支持邻里企业,并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援助,鼓励它们去思考新商业模式和新产品,以及扩大市场的新方式。这不仅局限于为新加坡消费者服务,也可以通过线上扩展业务吸引新的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