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生育率在国家排名中已经几乎垫底,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只会出现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供养老人,而越来越多的老人为了维持生计,扛着高龄继续出来工作。

图源:The Straits Times
按照这样的情势发展的话,联合国预测,假设生育率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条件下,2015年至2050年间,非洲将成为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而新加坡将成为“老人国”,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人将超过总人口的47%!
言下之意是,相对发达的国家不愿意生甚至面临种族灭绝的可能,而相对落后的国家可能将统治世界…….
所以归根结底,为什么现在的新加坡年轻人不想生孩子呢?老母亲以过来人的经验猜测,应该是因为养娃实在太费钱,然而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
辣妈在Zula上看到了一位年轻妹妹的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加坡年轻人的世界,看看到底他们不生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吧。
素材来源:Zula
为什么我不想要孩子
2022年,新加坡的总生育率降至每名女性生育1.05个孩子的历史低点。

尽管新加坡拥有负担得起且方便的女佣服务、日益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婴儿花红奖励,但这种下降趋势仍然存在。
越来越多的父亲也开始扮演看护者的角色,学校也试图通过取消班级排名和考试来减轻压力。
政府在提高出生率方面的失败似乎是“尽了最大努力却没有成功”的悲惨案例。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为什么让新加坡人生孩子如此困难,有没有可能与钱无关,而是因为政府治标不治本。
也许,新加坡年轻人害怕生孩子,因为我们自己还是孩子。
我们受过教育却破碎
尼日利亚诗人Ijeoma Umebinyuo写道:“许多破碎的孩子生活在模仿成人生活的成年身体中。” 在某种程度上,新加坡年轻人明白这一点。
我们是历史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通过观察父母的关系,我们了解到幸福的家庭并不常见。在离婚率空前高涨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正在承受分居父母的痛苦。

我们经历了四分之一的人生危机,因为我们作为教育体系的完美产物离开了大学,我们的创造力、梦想和野心都消失了。当我们感到痛苦时,我们害怕身处一个嘲笑着“欢迎来到现实世界”的工作场所。
我们选择不着急
应对孤独、不确定性和陷入困境的经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的父母也曾经面对同样的问题,而且他们当年的情况也许更糟。但让这一代人如此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优先考虑自己的心理健康、个人成长和幸福指数。
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能获取的信息更加丰富,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顺畅。我们讨论LGBT、心理健康和种族问题,形成共同成长和治愈的社区。我们积极地看待自己,并学习对自己更好点。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选择不着急。我们选择不成为我们的父母,不在无意中给我们所爱的人带来痛苦。
我的父母结婚时,分别是25岁和27岁,因为那是所谓的“正确的时间”。两年和四年后,我和妹妹的诞生是“自然”的下一步。
我毫不怀疑父母是爱我的,我可以看到他们努力成为比祖父母更好的父母。
但在我20多岁时被迫修复破裂的亲子关系,并接受他们离婚的事实,让我意识到我的父母其实还没有准备好要孩子。24年过去了,我爸爸仍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父亲。
孩子不是奖品
我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年纪,我的一半朋友每个周末都在测试自己的身体预防酒精中毒的能力,而另一半则正在订婚和结婚。

图源:The Straits Times
年轻人不惧怕承诺,我们很乐意向某人做出永远的承诺,但同时却让自己背上了30年BTO引发的金融债务。并不是我们不想要孩子,我们仍然认为“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是理想的。
但我们知道,在法庭判定监护权时,孩子并不是能赢得的奖品,不能仅仅因为你想知道你生的孩子会长什么样,或者为了给家庭增加成员而一拍脑袋就去生。
孩子也绝对不应该成为提高人口增长率的手段。
新加坡如何提高生育率
子孙满堂的家庭应该是由慈爱的父母和健康的亲子关系组成的。要成为好的生活伙伴,我们首先需要成为情感成熟的人。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良好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来维持婚姻并降低离婚率。
我们需要先关注自己,然后才能爱别人,并成为一个好父母。

尽管可以制定法律,通过规定谁能买或不能买住房来“鼓励”婚姻,但政府无法制定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体面的人的一刀切的指导手册。
因此,让我们学会站稳脚跟,成为更好的成年人。也许到那时,我们会觉得自己适合养育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