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截至3月9日,在ICU已有10人,随着这两天SAFRA美满楼晚宴感染群的出现,多了不少中老年人。新加坡至今是零死亡病例,但患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是受新冠病威胁最大的群体,对此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四、“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目前是最高第二级的橙色响应。将来会不会升级?很难说。主要得看疫情是否发展到需要以停课、在家办公、取消所有大型活动来进一步加强人际隔离。
一般来说,如果发展到住院人数和重症人数逼近医院床位上限,或者是病毒突变导致病死率忽然上升许多,或是传染范围集中在某一群体(如学生),那么,或者调高响应级别,或者在现有的橙色级别下推出某些红色级别措施,如停课,也是有可能的。
盲目自信?佛系成功?
在我看来,新加坡当初既没有“盲目自信”,后来也不存在所谓的“佛系抗疫成功”。
在十天前的那篇《对抗新冠疫情,新加坡为啥不照抄中国的“作业”》里,我已说新加坡现在打的是持久战,离成功还有十万八千里。
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纠结于短期的新增高低,不要为这些高高低低患得患失。这毫无意义。 在个人层次,我们能做的防疫工夫并不多,却也不难,包括减少聚餐、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发病就及早就医等等。所以,一定要做到位。
新加坡就像在太平洋正中的一艘小船,船载雷达已探测到几百海里外正在形成的完美风暴。这艘小船既没有足够的航速可以掉头逃离,也不像航母有护航舰队的保护和支援。它只能抓紧时间,一边加固船体,固定好舱内物体,一边把有限的救生衣让前线船员穿上,加大马力,乘风破浪,希望穿过完美风暴,驶进另一头的风平浪静。

这场完美风暴要持续多久?这艘船能坚持多久?

没有人知道。
我只知道,克服,就是胜利;坚持,就是胜利;平心静气,就是胜利。
我只知道,防疫抗疫不是比赛,不是比你强我弱,不是判谁学霸谁学渣。
更不是吃人血馒头的狂欢盛宴。
而是主政者从自身国情出发,冷静分析判断,勇敢选择正确方案,说服人民,摸著石头过河;也是媒体良心作业,提供及时、准确、平实的信息和有益的讨论平台;更是社会上每个人的积极响应,万众一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别人。
哪来的“盲目自信”,谈何佛系成功?只不过是世途昧履,蕞尔小国如履薄冰,砥砺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