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快餐店却手脚不快让顾客心中不快 是哪个环节掉链子?

2023年05月12日   •   9063次阅读

一名网民在脸书上申诉,在麦当劳等了一个半小时才领到餐点。(新明日报)

作者 刘智澎

个星期,红蚂蚁下班后赶着看电影,只有20分钟吃晚餐,决定到快餐店“速战速决”。

看到柜台的电子屏幕上只有六组取餐号码,原以为五分钟内就能取餐,结果竟等了……20分钟。

终于领到食物时,薯条已变得又冷又硬,饮料里的冰块也已融化。

红蚂蚁后来在网上发现,自己遇到的情况只是小case。

上个月,一名网民在脸书上申诉,她的女儿和同学到麦当劳的卡迪分店吃午餐,等了一个半小时。

(脸书截图)

她们在中午12点半点餐,直到下午1点45分都还没取餐。

即使前后询问了柜台三次,柜台人员却只是叫她们等……等……等……

麦当劳卡迪分店。(互联网)

当她得知女儿和同学还没吃午餐就赶回学校上课,她坚持要她们返回快餐店出示收据取餐。

终于,在下午1点55分,她们领到了食物:一份芝士汉堡套餐,包括薯条、饮料和冰淇淋。

换作是蚁粉,你会怎么做?继续痴痴地等?还是要求退款,光顾别家?

道歉有用吗?

麦当劳随后向媒体发出声明说,已联系受影响的顾客,致上诚挚的歉意。

虽然这名网友接受了道歉,但显然的,其他网友并不买单,还在新加坡网络论坛Reddit上“大吐苦水”。

有人开玩笑说,既然出餐速度那么慢,还不如让顾客自己制作餐点。

有的认为,快餐店是“刻意人手不足”,即使是早餐高峰时段,也仅有一名员工负责在柜台点餐,包装餐点,以及送餐给堂食的顾客。

还有自称是快餐店员工的人在论坛上现身说法,解释为什么电子屏幕上出现了取餐号码,餐点却还没准备好。

“是经理叫我们这么做的。如果系统显示一天内有多个订单没在10分钟内准备好,那家分店就会被管理层谴责。”

唉,想当年(当红蚂蚁还是小蚂蚁的时候),麦当劳还曾使用“计时沙漏”,确保厨房快速出餐。若在点餐后的一分钟内还没出餐,顾客就可获得免费甜品。

现在还用这招的话,麦当劳恐怕要赔惨了吧?

麦当劳曾使用“计时沙漏”,确保厨房在一分钟内出餐。(互联网)

都是冠病惹的祸?

相信蚁粉们选择到快餐店用餐,多半也是为了方便和快捷。

无奈的是,自助科技越来越快,但是快餐却快不起来。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客座教授Lynda Wee为亚洲新闻台撰写评论时提到,过去的连锁快餐店运营模式与现在大不相同:

“以前有多个服务柜台,但菜单有限,只有几款畅销品和一些应季商品。目标是一切从简,速战速决,在30分钟内吃完离开。”

自从有了自助点餐机和无现金付款,快餐店员工省去了点餐和收钱的工作,可以专注准备食物。理应来说,应该能更快出餐,不是吗?

唉,偏偏来了一场冠病疫情,居家办公的民众开始转向网上订餐和送餐服务。

堂食的顾客减少了,快餐店人手也跟着缩减。到了高峰时段,叫外卖可能要等上一小时。

冠病疫情期间,民众开始转向网上订餐和送餐服务。尤其是高峰时段,快餐店外常有送餐员排队取餐,等候时间可长达一小时。(联合早报)

或许,一切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走下坡的……

随着防疫限制解除,堂食也恢复了,但供应链中断(大家还记得2022年2月各大快餐店曾一度闹“薯条荒”吗?)和人手短缺问题尚未解决,使得快餐店无法招架顾客排山倒海的需求。

不同于疫前主要应付堂食订单,如今还有来自多个点餐应用平台的订单,也难怪快餐店会应接不暇。 看来,可怜的不只是快餐店员工,还有送餐员。

红蚂蚁就曾目睹一些送餐员等得不耐烦了,跟快餐店员工起口角。有的还冒着被顾客投诉的风险,索性取消订单。

有送餐员就在Reddit论坛上申诉,快餐店没那么大的头,就不该戴那么大的帽子。

如何让快餐店再快起来?

美国消费者数据分析平台CivicScience今年2月发表的研究显示: 四分之三的快餐店食客,期望在点餐后的五分钟内取餐。

超过三分之一的快餐店食客,曾因等候时间太长,而不再光顾某家快餐店。

堂食、外卖、网上点餐和送餐。哪个才应该是快餐店的业务重点?

Lynda Wee教授认为,快餐业者是时候重新思考商业模式了。

“太多商品只会拖慢备餐过程,却达不到预期的商业收益。如果精简菜单,只售卖几个畅销品,偶尔再加几个应季商品,会不会更有效呢?”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