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S叔看到了一条新闻,携程推出企业生育福利,生娃就发钱。

图源@携程黑板报
世界各国的生育率近年来持续走低,很多国家为了鼓励生育都费尽心思了。提到生育福利,那可不得不说说新加坡的。
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的新加坡生育率已低至1.05。为了鼓励生育,新加坡政府可以说得上煞费苦心,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发钱!
新加坡的生育支持政策非常多,在亚洲可以称得上是“最为全面”的,把公民们的经济负担、工作歧视、孩子的教育等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今年2月份,新加坡政府还调整了奖励生育政策,总结就是多发钱多补贴!
全部算下来,政府提供到的经济补贴总共达到2.4万-3.7万新币(约12.8万-19.8万人民币)。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政策,S叔给大家盘点盘点,感受一下。
育儿津贴(Baby Bonus) 在新加坡,只要生孩子,政府就会给你奖钱。 今年2月份起出生的新加坡籍婴儿,无论是第几胎,家长都将获得额外3000新币婴儿花红现金奖励。

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第一和第二胎,婴儿花红现金奖励从以前的8000新币增至1.1万新币(约5.9万人民币);从第三胎开始,现金奖励将从目前的1万元增至1.3万新币。
也就是生的越多,获得的现金奖励也就越多。
育儿津贴 这笔钱的支付时间将从过往的婴儿诞生18个月内分五期发放,改为在18个月内发放9000元现金奖励,再在孩子年满6.5岁前每半年发放400新币。
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得到政府持续不断的金钱支持,一直到孩子上小学。
儿童发展账户(CDA) 除了生育补贴,新加坡政府还有种类繁多的育儿补贴,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儿童发展账户(Child Development Account,简称CDA)。
儿童发展账户
CDA是政府为儿童(必须为新加坡公民)设立的特殊储蓄账户,用于孩子的教育与医疗。
孩子出生就会自动有一个CDA账户,需要父母到银行激活,激活就能获得政府奖励的户头起步津贴,CDA会一直开放至受益儿童年满 12 岁为止。

今年2月份起,政府奖励的户头起步津贴从3000新币增至5000新币。
之后家长在CDA里存钱,可获得政府一元对一元(Government Dollar-for-Dollar Matching)的配对填补。就是说父母存多少钱,政府就补多少钱。
之前第一胎的补贴上限是3000新币,今年也调高了1000元,也就是4000新币,而二胎宝宝的上限则上调至7000新币。
再加上4000新币的新生儿医疗津贴,加起来总共可以获得新加坡政府提供的2.4-3.7万新币(约12.8-19.8万人民币)。

新生儿医疗津贴
新生儿医疗津贴(MediSave Grant for Newborns):
孩子在出生后会获得4000新币的医疗津贴,可以用来支付孩子的保险费、疫苗费、住院费、和指定门诊治疗费用。
除此之外,政府连生了宝宝需要请女佣的钱也考虑在内了。
从2025估税年起,政府也将取消外籍女佣税估税扣税。
家中有16岁以下的孩子、年长者或残障者,且需要家庭帮佣的在职母亲,可继续通过优惠女佣税,以每月60新币的价格雇用女佣。
延长父亲带薪陪产假
新加坡政府还呼吁“爸爸们也要加入到育儿过程中”。
从2024年1月1日开始,迎接新生儿的父亲可享有的有薪陪产假将从目前的延长至4周。虽然新增的2周陪产假不是强制的,但只要雇主同意,政府将承担额外两周的有薪假。
延长男性的陪产假可以减少一定的女性职场歧视,爸爸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

另外从2024年1月1日起,育有两岁以下孩子的在职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首两年内,各自可拿一年12天的无薪育婴假。持续为雇主工作至少三个月的本地儿童父母,都有资格申请这个额外育婴假。
调整在职妈妈的子女估税回扣
为了鼓励和支持职场妈妈,政府还有在职妈妈的子女估税回扣政策(Working Mother’s Child Relief),生孩子就能少扣税。
今年调整了一下这个政策,从2025估税年起,在职妈妈的子女估税回扣不再根据母亲收入计算,而是改成8000新币至1万2000新币的固定金额。

看完有没有跟我一样觉得,在新加坡生娃的福利实打实的好啊。
虽然说新加坡生活成本高,但是只要生孩子,政府就会协助家长应付养儿育女的开销,减轻他们的负担。如果是你,你会愿意在新加坡生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