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费上涨竟还有狮城Uncle习惯多给2元小费 德士司机:蛮常见

2025年01月05日   •   1197次阅读

在大家盼着新的一年能步步高升之际,新加坡的公共交通车资和私召车平台收费也在“节节高升”。

去年12月28日,公共巴士和地铁车资连续第四年上调。以车资卡或银行卡付费的成人车资每趟车程上调1角。

今年1月1日起平台人员法案生效后,新加坡各个私召车平台的收费调高3角至5角不等。

经常使用私召车服务的人开始变得更精打细算,纷纷表明今后会价比三家后才下单,能省则省。

这些都是意料中的反馈。

意料之外的是,在电视新闻的街访中,竟有一名满头白发上了年纪的狮城Uncle告诉记者:

我一般会多给两元小费,谢谢他们的辛劳。

1月1日晚间新闻街访。(8视界新闻截图)

1月1日晚间新闻街访。(8视界新闻截图)

更让红蚂蚁意外的是,会这样做的Uncle和Auntie们,原来还真不少。

多数新加坡人并不吝啬

红蚂蚁的小伙伴说,家中长辈向来都有给服务业者小费的习惯。

“爸爸以前白天卖猪肉,晚上开德士,所以知道开车讨生活的辛苦。我爸妈坐德士会跟司机聊天,觉得司机人很好,他们就会给小费,倒不是慷慨,而是因为自己也穷过苦过。我也会给,一般是2元或更多,如果车费七八块就给10元然后说不必找钱了,哈哈。我不是人人都给,只给老的德士司机,逢年过节我也会给。”

红蚂蚁算是新加坡极少数还在坚持只坐德士不打私召车的“老古董”。

坐德士时,红蚂蚁喜欢和较友善的司机们闲聊。其中一个让德士司机乐此不疲的话题就是分享态度最好和最差的乘客。

不少德士司机反馈说,其实很多新加坡人坐德士时,都会给一些tips(小费)。数额不高,有时只是几毛钱(比如9.5元给10元不必找零),多数介于2元至5元。

有趣的是,很多司机都告诉红蚂蚁,最慷慨而且每次坐德士一定会给小费的就是新加坡的马来族同胞。尤其是当他们一家人一起乘搭德士时,那些Makcik(马来大妈)下车时都会摸出一张5元小费,让司机们觉得很暖心。

给小费的华族新加坡人也很常见,但不如那些Makcik慷慨,一般只是四舍五入。

有些司机也曾收过50元巨额小费,那是外国游客给的,只因一路聊得很愉快觉得司机的服务令他很满意就“重重有赏”。

更有趣的是,很多德士司机向红蚂蚁反馈说,会慷慨给小费的多是新加坡社会中的“小人物”,不是Makcik就是年纪较大的Uncle和Auntie们。

那些在中央商业区上班,衣着光鲜的高薪白领反而很少会这么做。他们一般一上车就一直在讲电话或看手机直到下车,而且多选择无现金付款,身上很少携带现金,所以不会给小费。

当给小费视为理所当然 VS 当服务视为理所当然

红蚂蚁去年底与几名友人去了美国加州旅游,每次在外用餐的平均花费为150美元(约200新元),每次付钱时都得多付20%小费。

菜单上最底下一般会以特别小的字体注明餐馆的收费情况。这家餐馆在消费税之外,还有5%的员工附加税,如果人数达8人,直接收20%小费。(红蚂蚁摄)

一天两餐在外吃,一星期给出的小费就大约420美元(约550新元)。这还不包括买咖啡的小费,购物的小费等等,就连去超市,付款时屏幕也会自动弹出一个小费页面。

最离谱的是,去参观酒庄买酒,服务员只是将酒从柜台后的架子取下转个身递到前面结账,刷卡付款时,屏幕就显示三个小费价位,最低为20%(约50美元),最高是30%,还有一个支付其他金额的选项。

看到红蚂蚁一脸不解惊愕的表情,服务员以专业的声音冷冷地说:

下面有一个小按钮可以skip(跳过)。

当然是直接skip啦!

当“给小费”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认知时,它的本质反而扭曲变质了,也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地的消费税在不同城市都不一样。红蚂蚁去的地方消费税介于8.63%至9.88%。如果餐馆提供的服务普普通通,还得被迫给20%小费,心里真的无比不爽。但小费给低于20%,对方瞄一眼就会摆出让你知道他/她心里很不爽的表情。

既然是“一次客”那还怕什么?我们好几回都厚着脸皮只给10%小费然后跑人。这样的消费体验真的没有太多乐趣可言。

在自诩自由的美国,“给小费”一事反让人感觉不那么自由自在。(红蚂蚁摄)外人都给了,自己人还不给?

红蚂蚁当时最大的感悟就是,在外国旅行时,那么糟糕的服务我们都乖乖掏出小费,给外人还不如给自己人。

当我们在新加坡享受优质服务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向Makcik、Uncle和Auntie们学习?只要觉得对方服务好,就可以适当给一些小费,更多是表达一种感谢,一份心意、一种奖励,尤其是当服务项目不自动收取服务费时,例如:司机、送货员、售货员、服务员、小贩等等。

现在的德士司机平均年龄都不年轻,人数也越变越少。听着满头白发的德士司机讲述小故事,内心很温暖,心情也很好。

(联合早报)

好心情不仅仅是因为觉得新加坡人慷慨,也是觉得这些自动自发给小费的举措,让红蚂蚁看到了新加坡人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共情。这样有温度的社会,相信谁都会觉得暖心。

红蚂蚁喜欢住在这样的社会,也愿意为这份温暖多付一点,你呢?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