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岛国很多,新加坡却创造了奇迹
飞机缓缓地降落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湿热的空气和著海风徐徐吹来,我感到格外的清爽。坐上汽车,穿行在洁净的马路上,车窗外,阳光明媚,高大的热带雨林,郁郁葱葱,一簇簇鲜花开放着耀眼的光彩。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其实是一个城市国家,就在这块弹丸之地,新加坡人民却创造出了许多世界奇迹,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我沿着繁华的乌节路走去,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雨,如同瓷器一般白净,街景变得更繁华,更漂亮了。我仔细地欣赏著街道两旁雄伟华丽的建筑,心里不由自主想着新加坡传奇的发展经历。

我最早认识新加坡应该是从读世界史华人下南洋的时候。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华人移居海外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大批华人离乡背井漂泊海外。南洋与中国毗邻成为中国尤其是东南沿海移民迁徙的首选之地。随着海外贸易繁荣,唐代以后,华人到东南亚寻找机会不断增加,这种迁徙浪潮史称“下南洋”。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虽然先有英国人统治,后由马来西亚管辖,还是在1965年8月9日独立的新加坡,尽管新加坡曾经奉行“马来人之上”的种族歧视政策,以马来文化为主体,但是,华人始终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新加坡全国人口300多万,华人就占了90%。据说,在马来西亚,70%的中小企业被华人拥有,其中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行走在新加坡,几乎都可以看到当年华人下南洋时留下的奋斗足迹。中国城被称为“牛车水”,因为早先华人以牛车拉水来清扫街道。如今的“牛车水”是现代购物中心、各色小贩和百年老店毗邻而居,是新加坡最繁华的商贸之地。在“牛车水”随处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细腻的文化特征。我们不能说东南亚经济发展全部是华人的功劳,但华人在近代东南亚的历史上确实书写了重要篇章。
当然,新加坡华人不是中国人,但是,在新加坡的华人,在他们的血液里,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中华民族特有顽强的韧性。不论在英国殖民时期,还是被日军占领的艰难岁月,新加坡在一次次战火中经历著一次次被摧毁的浩劫,而新加坡却总是在废墟上又重建了起来。可能对于一个曾经是移民的华人来说,能够在美丽的马来半岛上安居生根,这是上帝对于华人的一种莫大的恩赐。

细雨绵绵,我沿着新加坡河追寻到了大海。站立在海边松软的沙滩上,往北望去,朦胧的海岸线上矗立著几栋高楼。导游说,那就是马来西亚,海峡的那边就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就被这些穷国包围着,东南亚老百姓都把钱存到新加坡来,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前些年,新加坡填海建炼油厂,从马来西亚购买沙子,可是填海计划还没有完成,马来西亚就单方终止供沙合同,导致新加坡经济巨大损失。2005年李光耀先生访问中国,面对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中国,感慨地说,新加坡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始终把中华文化作为基础教育。李先生不得不承认,在利用了世界优势教育资源和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失根”现象。世界上新加坡与中国的血缘关系恐怕比经济格局更难打破。据说李光耀先生每天坚持研习汉语,并倡导儒家思想,使中华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在新加坡多元文化中放射出了耀眼的光华。

漫步在新加坡街头,细雨洗过的街道,光鉴照人,干净得令人咋舌。新加坡的干净不仅举世闻名,似乎也已经内化到岛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一种爱护和自豪的底线。从计程车司机的言行中,我明显的感觉到那种自觉和骄傲。哪怕随意扔一个烟头,吐一口痰,都会罚得你痛心疾首,后悔莫及。现在新加坡仍然保留着对行为犯罪的鞭刑和绞刑。任何公民,包括强势国家的公民到新加坡,触犯了法律,都会让你尝尝鞭刑的皮肉之苦。很大程度上,严厉的处罚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让新加坡的城市面貌变得更加整洁,更加有序。在这里,要描述新加坡的干净,似乎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用纤尘不染、窗明几净来形容,都不能表达其干净的程度。新加坡的干净,表现在各个角落,处处都让人可以感觉得到的洁净和卫生。透明的天空,艳丽的花木,整洁的街道,连洗手间都散发着迷人的香味。新加坡所到之处,无论你站在哪里,呈现在眼前的总是赏心悦目,焕然一新的画面。
纵观世界历史,城市国家几乎都很难维持太久的繁荣,新加坡却创造了奇迹。我站在波浪桥上,碧空如洗,一道明亮的弯弯的彩虹,从远处的海面起,一直横跨到新加坡河,新加坡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东南亚的南海,熠熠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