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后,我烧到了40度!”传新加坡疫情峰值已过,无数感染者这样在家自救!

2022年03月08日   •   1万次阅读

多喝椰子水,多吃大麦、蜂蜜、柠檬和橙子,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

有需要时,根据下图做检测,可以更快地得到结果。

图源:asiaone

亲身经历:不要服用任何止咳糖浆或含有右美沙芬(一种止咳成分)的药物!

像是Mucusolvan、Panadol和Telfast这样的非处方药,确实能帮助缓解症状,虽然它并不能完全让鼻塞消失。

患病后,我的另一个症状是消化不良和胃胀气,喝热姜茶和使用斧标都都无法缓解疼痛。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多补充一些益生菌和电解质。

还有,得病后最好在 PHPC(公共卫生防范诊所)看医生,因为即使在康复后,PCR 检测也可能呈阳性。最好记录在案,以备不时之需。

感染后,有些居住条件不佳的人,隔离条件堪忧。但即使如此,他们也在积极防疫:

据《海峡时报》报道,一名44岁的新加坡男子的六口之家,在宏茂桥的一个两房式租赁单位中居住了15 年。

2房式组屋单位示意图,图源:HDB

原本,他们3月就会搬到一间四房式的单位里。只是,他的女儿们2月11日感染了新冠。

一开始,他和妻子都很震惊,但最终逼自己冷静了下来,向孩子们解释在隔离期间的政策。

居住条件有限,唯一的卧室就成为女儿们的隔离房。这名男子、男子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就只能和一起住进客厅里。

示意图,图源:海峡时报

照顾染病的女儿,并不是件轻松事。据他所说,在隔离期间,女儿有时会因空间受限而变得烦躁。

但是,即使这样他也时刻保持着警惕。因为,作为家中收入来源的他,一旦感染新冠,就会失去收入。更不要说,他也负担不起感染病毒后的治疗费用了......

他对有感染孩子的父母的建议是:保持冷静,向孩子说明情况,必要时牺牲与孩子一起隔离。注意个人卫生,定期对整个单位进行消毒。

各人应对新冠的方式不同,或许和他们对新冠的认知差异有关。

只不过,或许在未来,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东西在家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在新加坡感染新冠

这些可能是你需要的

目前,在新加坡现有的新冠康复措施下,大部分患者,都只是在冠病医疗第二级程序下,进行居家康复。

新加坡目前一共有3级医疗程序

做好个人防护,争取不要染上新冠,当然是很多人所想。

只是,病毒现在太厉害,传播性太强。万一不小心染病,虽然各家有各方,但是根据上述网友的亲身经历,要想尽早痊愈,不外乎以下几点:

身体不适时,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

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和信息

家中备好一些药,以备不时之需(看个人接受程度)

积极补充因患病所缺失的营养(需要对症下药)

保持冷静、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日前也在脸书上,分享了她推荐的“居家康复包”。和平时家中备着的急救箱一样。

血氧仪Oximeter

在何晶看来,血氧仪非常重要。现在,很多新冠患者感觉良好,但实际上已经感染了无症状的新冠。

没有血氧仪预警,这些患者很可能将无法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等到情况恶化,身体供养不足时或许就已经太晚了。

因此,血氧仪能及时提示患者获得支持,以免他们的器官因长期低氧而受损。

一旦发现血氧含量的读数低于90%,患者必须马上就医。若指数在90%至94%,患者可能需要医生意见,及时补充氧气。

图源:海峡时报

体温计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很多时候不需要测量体温,也知道自己发烧了。

但是,对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或者是无法表达自己感受的老人时,体温计就非常直观和有效。

年纪很大的人,免疫反应很弱,即使生病通常也不会发高烧。而年幼的孩子,很多时候除了哭泣之外,无法告诉大人们自己的真实感受。

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高烧或长时间发烧是危险的,无论他们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图源:Braun

ART检测仪及口罩

在现在这个疫情大流行的时候,没什么是比口罩和ART检测仪更有用的了。

戴上口罩,即使出门,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感染病毒。特别是淡马锡基金会之前发的那些可重复使用、过滤系统强力的口罩。

而ART检测仪,则是在很多时候,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出门。在新加坡现有医疗程序下,不论是确诊阳性,还是成为密切接触者,在满足某些条件下使用ART检测,只要结果是阴性就能出门了。

平时应该在家里多备一些~万一需要呢?(即使不是自己中招)

图源:Healthline

退烧药或止痛药

目前,除了为新冠重症患者提供的专供药物,如辉瑞口服药外,就几乎没有其他能够治疗新冠的药物了。

无论是连花清瘟,还是扑热息痛,都只是缓解得上新冠后出现的一些身体不适而已。想要从新冠中痊愈,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

因此,万一不幸感染新冠,准备一些退烧药或者止痛药,或许会让患者在家中更舒服一些。

含PVP-I漱口液或喉咙喷雾

患上新冠后,很多人会感到喉痛不适,有痒痛的感觉。

含有1%的聚维酮碘的漱口液或喉咙喷雾,能对抗多种包括导致喉咙痛的病菌。

不过,这款药物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像是小孩或者孕妇是不适合使用的。购买前,应该详细询问药房的工作人员。

图源:淡马锡基金会

润喉糖

和漱口液类似,喉糖也是为了缓解患者喉咙不适而准备的。

之前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感染新冠后,就曾为此打call哦~

个人喜欢的偏方

比如蜂蜜水、风油精这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患者舒服些......

不过这些偏方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还是要看个人,在此何晶并没有做强烈推荐。

椰友们,你们又有什么其他抗疫小妙招呢?

*以上抗疫案例皆为网友分享,不代表本站立场

上一页
2/2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
王乙康部长:许多民主国家寸步难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565次阅读
南大vs国大硕士就业大揭秘:高薪背后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阅读